满妈自购保险解析,三口之家怎么买保险?(上)

9月份,我写下了《1个月跑了3次医院后,我立刻给干保险的朋友打了电话》这篇文章,在公众号立flag,表明自己要研究保险的决心!

感谢大家一直以各种方式来督促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把自己研究成半个保险“专员”,也把我的家庭保险1.0版本定制完毕。

上周,满妈先和大家分享了一些买保险之前的小常识——《不管是宝宝还是大人,买保险之前我们应该清楚什么?》。然而,阅读量并不高,我的心情多少有点沉重。

沉重的并非是自己煞费心机写的保险要点没人看,而是大家对了解保险通识的态度过于冷漠了。

我知道很多妈妈都在等我的保险方案推荐,但满妈家的方案只能当作一道案例来看,而不是一个样板,大家应该看这套保险方案背后的购买原则

所以,在这个保险方案分享之前,我想向大家提两个要求:

第一,先把《不管是宝宝还是大人,买保险之前我们应该清楚什么?》认认真真读完,很重要!可以帮助大家减少冲动,找到自己的需求

第二,大家在看满妈买的什么保险,买的哪家保险公司之后,一定要看完所有的解释和通识部分。否则,我宁可大家盲买,也不能照着买。因为适配我家庭情况的保险组合,很难适配到别的家庭情况。

比如,满爸公司有一份比较全面的商保,不仅员工本人有一定金额的重疾、意外和医疗,连配偶子女也有。这一条,对满爸的保险金额上有影响,给满满的保险种类和保额都有影响。

大家一直想看我买了什么保险,好了,看表格吧!

一定会有人觉得并没有很厉害或者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是的是的,因为我之前就说过了,每个人买保险的配置一定是根据自己家庭当前的状况。这份保险计划单,就是根据目前家庭存在的风险买的。所以大家单看这个表,看不出啥来,还是要好好看满妈一点点讲。

好啦,要开始给大家讲满妈买保险的思路了,我会把一些保险的通识全都融合进去,这样大家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01

三口之家的保险配置基本构成

市面上的保险千千万,看的人眼花缭乱,尤其是现在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选起来也是蛮头疼的。其实这些保险万变不离其宗,以个人健康为保障的保险一般都是人寿保险,要不各家保险公司叫“XX人寿”。

另一种不是给人而是给财产上的保险都叫财险,大家有空翻看一下车险单子,上面的保险公司都叫“XX财险”。

现在咱们讨论的范畴都属于寿险,而且是以三口之家为核心保障人群的基本保险配置。一个三口之家通常由2位30岁左右的成年人和1个未成年人(不含老人),通常考虑这三种保险就够了:健康险、意外险和定期寿险。其中健康险分重疾险、医疗险。

这么多种保险,这都是什么啊?满妈给大家用大白话解释一下:如果你买了某种保险之后......

  • 重疾险当人得了某种特定重大疾病,如癌症啊,急性心梗啊,脑中风啊等等,保险公司给你保额金额这么多的钱,一次性清付,可以用来治病或者后续康复,实际花费多多少少都和保险公司无关。

  • 医疗险当人生病后,不管是大病还是小病,内伤还是外伤,住院花费经医保报销后的个人部分,由保险公司帮你报销部分或者全额,通常是实报实销(也有能提前垫付的)。

  • 意外险当人遭遇意外伤害,造成身故、伤残时,保险公司可赔偿约定保额金额那么多钱。现在的意外险除了普通意外,还有针对航空、自驾等特定意外赔偿金额,可以让大家自由选择。

  • 定期寿险一种只有人死了才能拿到保额金额赔偿的保险。

这几种保险如何保障人的健康风险?🤔

这几种保险,分别保障了一个人不同层面的健康风险。

🔒 健康风险之重大疾病

健康险可以保障一个人自身疾病所产生的风险。遇到费较高的重大疾病,可以先用重疾险获取一份大额赔付,首先用于治疗、买药、手术等花费,然后通过医疗险将自费部分报销,这部分钱和重疾险剩余金额可以用于后期疾病康复、护理,以及收入缺失,也给家庭重大变故一个缓冲过度时间。

健康险在医疗方面的保障特别突出。

🔒 健康风险之日常疾病

日常的生病就医风险,则可以由医疗险来保障。众所周知,日常医疗报销,分门诊和住院。覆盖门诊报销的保险,大多以企业福利形式出现,这种企业团险是我们在市场上买不到的。能买的高端门诊保险,成本也比较高,并不划算。

常见的医疗险都用来保障住院医保报销之后的自费金额,有10万以内的小额医疗报销保险,和百万以上的大额医疗报销保险。

🔒 意外风险

意外险可以保障一个人遭遇外来突发的、非本意、非疾病的身体伤害所带来的风险,比如车祸一旦发生严重的意外后果(伤残、身故),受益人可以获得一笔补偿,帮助家庭度过困难时期,或者帮伤者复健。

如果伤者需要治疗,可能还需要依靠大额医疗保险来承担风险。单纯的意外险能提供的医疗保障通常有限,但现在很多意外险都增加了意外医疗保障,如果因意外而产生医疗费用,可以报销部分(具体看条款),不分门急诊。

意外险在重大意外后果的保障尤为突出,如果想增加医疗保障,请选则含意外医疗的意外险。

🔒 漏网的身故风险

大家看到这里,大概都能看出来不管是重疾险,还是意外险,似乎都或多或少有身故责任赔偿,但身故责任很容易变成漏网之鱼。

比如重疾险,成功理赔(次数用完)后,这个合同就随之终止,保险自带的定期寿险也就没有了。再比如,碰到突发猝死这种不在意外范畴的情况,意外险是不赔的,医疗类的保险也是赔不了的。

现在“过劳死”的新闻屡见不鲜,想想都有点嘀咕,加上现在患病风险这么高,万一保险都悉数用完....这就是定期寿险的意义,最后的最后发挥“死了赔”的作用。

当然,市场上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保险,并不是没必要不好,而是终究我们预算有限(土豪请随意)。家庭第一份保险优先考虑这几样,算是给全家一个基本保障。随着财富积累和需求变化,未来还可以查缺补漏继续追加保险种类和保额,是必然趋势。

将来,还有理财、增加其他货币持有、合理避税....额,这些离我们基本需求还是比较遥远的,现在咱还是着眼于基本保障吧。

下面,看满妈的家庭保险配置,大概是这样的。

√ 是家庭已有保险配置,✅是这次增加的商业保险。已有的保险主要是满爸公司给员工及亲属上的团险,保额和保障范围都挺不错,大大减轻了现阶段家庭保险压力,而且年底还可以自费增加一定保额。

当然,未来如果满爸有工作变动,满妈的家庭保险得重新规划,但目前为止,还是非常理想的。变化总是永恒的,既然怎么都要变,现在一点都不忧心。

这次增加保险,主要是用来保障满爸的。满爸作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加上年纪越来越大(保费越来越贵),长期远途开车通勤,优先购买了重疾险+大额医疗保险+意外,保障的非常全面。没买定寿是因为已有保险已经非常周全,虽然没有定寿这一项,但基本上涵盖了。

孩子这边也买了重疾,是因为年纪小保费便宜,早买早合适;没有买大额医疗是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健康大部分掌握在家长手里,现阶段自己对养娃还比较自信,上幼儿园后视情况调整。其他保险没买是因为福利商保各方面都比较全面,保额尚可。

满妈这边保障明显不足,是因为保险预算确实有限,但又不想随随便便买一个保障不那么到位的将就,加上对自己的健康预估还可以,年龄较满爸年轻2岁,就决定晚一两年再增加重疾。公司福利商保有一个较低保额的重疾和意外,我自己又搭配了一个大额医疗用于补充,暂时过度这一两年还是没问题的,之后再调整补充。当然,我现在也是能少熬夜就少熬夜,想想明年满哥就能上幼儿园了,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么辛苦了。

这个就是满妈配保险的基本思路,下面要讲的是如果在品类里进一步筛选。

02

不同险种的进一步筛选

海选了四种保险,还要筛选每种保险下更细分的种类。这个分类也是错综复杂的,就好像坐标系上的x轴线和y轴,相互之间还能交叉。但满妈终究不是专业型选手,只能按日常够用的程度给大家白话说说。

🤔️ 消费型和返还型

日常我们总能听到这两个词,这个分类就是和“重疾、意外、医疗、定寿”不同纬度(x轴)的另一个对保险的分类(y轴)。

消费型保险,就是保费不退,这笔钱主要是用来买保障;返还型保险,则会返还保费,这笔钱提供风险保障的同时,还具有一点点理财性质。

现在很多人都谈“羊毛出在羊身上”,返还的保费其实就是自己交的钱,并不提倡大家购买返还型的。毕竟嘛,返还型通常比消费型偏贵一些。

满妈对“返不返保费”的态度,则是要视情况而定。如果预算有限,想获取更基础、全面的保障,选择消费型保险可以把“返还保费”的支出转化成其他保险,是非常理智的选择。

但如果遇到比较偏好的保险,都是以“返还保费”形式出现的,保费在预算范围内,那我也要买啊。买保险,我是冲保险去的,能提供到让我安心的保障,我就愿意接受。

况且返还型也不是那么不好,只不过有一部分保费用作理财了。虽然这个理财收益并没那么理想,但我这种性格和消费风格,没花到保险公司,可能就变成奶茶、咖啡、零食,呼啦啦啦就花掉了。所以,我个人偏好返还型,全当强制储蓄存下来也就存下来了。

那些抽烟的人,一辈子烟钱都能用来买一台法拉利了,可是如果不抽烟的没几个买法拉利的,抽着烟开法拉利的也有,不抽烟开着法拉利也不一定是因为不抽烟买的。所以这个问题上,莫纠结,不是重点。

重点是:不要为了追求返还型,而舍弃其他本可以用消费型规避的风险保障,不要为了选择消费型而错失了一个返还型但适合自己的好保险。结论是:权衡利弊,哪个合适买哪个。

🤔️ 网销保险和线下保险

谈完了y轴的分类,我们在谈一下z轴上的事儿——网销保险和传统线下保险。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成熟,保险行业也跟着创新,这些年出现了各种网红互联网产品。不管是由于微信、支付宝合作推出,还是网络推手炒热,网销产品产品确实在现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网销产品的优势在于没有庞大冗长的业务团队,也没有保险员滔滔不绝,也没有直接面对面签约,只需要通过网络平台销售,价格对其保障也相对便宜,根据消费者需求更新也非常及时,所以现在炙手可热。

但网销保险缺少了“招人烦的业务员”,但也少了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见。我们暂不提万一碰到不好的保险业务员,专业人士可以根据个人需求提一些适合的保险推荐,也能帮助我们筛选,帮助我们了解这产品边边角角的细节,分析条款和免赔部分,出险时申请赔偿时也可以请他的专业协助。

这是网销保险的缺点之一,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地方是,网销产品太新鲜了,很多服务上还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考验,还没有足够市场帮忙检验一些问题并及时修复,甚至保监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也没能跟上。一旦发生问题,就很难处理。

我已经听说一些申请理赔出现反馈问题困难的情况。那几个网销产品都只能求助客服和客服电话,到保险公司去找人家是负责线下保险的,没人了解那款网销。

是不是所有网销都有这种类似的问题?满妈不得而知了,咱也别以偏概全,就是纯考虑一下理赔麻烦的可能性。随着网销保险的发展,这些一定会越来越完善的。

线下产品也是喜忧参半。遇不遇得到一个靠谱的专业从业者,这是个问题;线下产品更新相对网销产品滞后,价格偏贵,看起来性价比没那么高也是个问题;保险员穷追猛打用户体验差也是事实。

看起来没那么厉害的线下产品,还是有些优势的。性价比虽然没有网销的高,但也并没有差很多,毕竟消费者眼不瞎;虽然保费有一部分支付了运营团队,但在理赔出现问题,咱们还能找到人去咨询、申诉,不用只打客服电话。线下产品因为“年纪大”也更加稳定稳妥,毕竟在国内已经趟了好几十年的路,在国外已经历史悠久,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现在线下保险也对标线上不断更新的产品,不断提升和更新。

总之,选网销还是选线下,全看个人对风险的偏好。满妈是一个特别追求“干什么事都得明明白白”,如果看几个测评看一下产品简介就直接像淘宝一样下单买保险,我是接受不了的。

而且以我个人经历过的一些事,我对新鲜的事务都充满好奇心,但也充满戒备,抱着观望的态度。家庭保险对我而言是件大事,我更希望追求稳妥,没有能力去承受万一和行业发展中的bug,所以购买的产品主要选择了线下产品,网销只选了一个。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体验和喜好,只是谈谈我的看法。目前为止我是这么想的,但未来也许网销保险市场反馈很好,优势更明显,我承担风险的能力提升,会对网销和线下的偏好有新的考虑。

🤔️ 保险种类的细分

讲完了y、z轴的考虑,我们重新回过头来看x轴不同类型的保险,因为这个品类还能再细分。(是不是特别复杂?)

百万医疗or小额报销

满妈在前面讲了,医疗报销保险分大额和小额,都是为投保人的住院医疗进行保障的保险。

大额医疗,是指保额百万以上(也称百万医疗),通常有免赔金额(一般是1万门槛费,超过1万部分全报销)过门槛后能拥有几百万的报销金额。当然也有少量没门槛的险种。

小额医疗,保额虽然只有几万块,但不设门槛。现在通常用来和大额百万医疗搭配使用,能够规避就医过程中几乎全部的医疗风险。

这两种保险,并不互斥,可以买大额也可以买小额,也可以两者都买,根据预算和需求考虑就可以啦。

保终身or保一段时间?

对于不同的保险,需求不一样,保障时间也各不相同:有的交1年保1年,有的交10年保30年,有的交20年保到70岁、80岁甚至终身受益。分别对应常见的医疗险、意外险和重疾险,当然保障时间也不局限于满妈举的例子。

对于医疗险和意外险,通常消费型居多,交1年保1年的情况最为常见。

意外险一般最高保到65岁,主要是上班人群且有家庭责任的人。百万医疗有的也能保到很大年龄甚至终身,所以只要在可投保的年龄范围里已投保,通常是可以续保

因此,这两种保险大家只需要关注投保年龄就可以了。

而重疾险,会有保到70岁、80岁和终身的梯度。满妈建议,最好买到终身!因为40岁以后发病率快速提升,80岁达到巅峰,80岁过后,反而有所降低。

这个建议是有理论依据的,请看资料。

中国人有句老话,“73岁和84岁是人一辈子的两道坎”。看起来没有什么道理,但是这是祖祖辈辈总结来的经验。图上说中国人平均寿命73.4,世界第一长寿日本83.4。这两个数字是不是特别眼熟,73...84...

中国和日本都是东方国家,都可以用咱们的老话咋么一下滋味儿。很明显中国人没活过第一个坎,日本人没活过第二个坎。(满妈妄自推测了一下)这是为什么呢?在看下一张图。

癌症致死率这么高,重疾险买都买了,直接保终身吧!

但是,孩子我认为倒是不一定非买到终身,买到他具有独立经济能力就可以了。满妈原计划是买20年保障就够了,但并没有找到特别适合的产品,所以也买的终身,但实际保障也就买到20多岁。

我是这么考虑的,一是我们目前预算有限,无法一次性给孩子做终身全面的保障,所以就先保到成年,等将来条件允许了再增加保险。

二是考虑通胀,现在看几十万是笔钱,等孩子到中年可能已经不算什么了,等将来孩子又经济能力时,自己会选择更好的重疾险来继续保障。

重疾多次赔付or单次赔付?

只要预算还算够,能买多次赔付就买多次赔付,尤其是重症。因为现在大病低龄化越发明显,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辈子都健康,一辈子只得一次重疾。毕竟重疾有很多种,不止癌症,心血管疾病啊,脑中风啊都是高发病。

如果是单次重症赔付一旦出险理赔,这份保险合同就终止了,后年也就面临着没有重疾险保护的情况。如果再重新购买,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毕竟年龄越高,重疾险越(特别)贵!万一再因为之前的病史被拒保,就会出现较大的风险缺口。

所以,满妈这次给满爸选的重疾险,就看中了多次赔付,还是多倍版。其中对重疾的多次理赔情况如下(保额30万为例):

100种重疾,20种中症,35种轻症。轻症、中症不分组别,无间隔期;

1.重疾保障:分6组、每组赔一次,至少30万/次,最多赔6次,每次间隔180天,合计180万;

2.中症保障:15万/次,2次,合计30万;

3.轻症保障:9万/次,3次,合计27万;

4.被保险人轻症、中症、重疾,豁免后期未交保费;

5.疾病终末期,30万起;

6.身价保障:身故或全残30万起

7.VIP就医绿通服务

其实,对病种覆盖多少多少种,我并不是特别看重,现在随便抄起一个重疾险都说保上百种疾病。但重症分6组最多赔6次保险合同才保障结束,确实很让我放心,这有生之年是用不完的,🤦‍♀️。

但对满满的重疾险,我就选择了重疾单次赔付。因为前文已经讲了,我对这份保险的保障期只准备了20-30年,保到孩子主要脱离父母阶段即止。这个阶段,小朋友面临的大病和成年人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我给满满选择的是少儿版

少儿版虽然重疾只赔1次,但在有限的20多年保障里,满妈觉得暂时够用了,未来再补充。而且小朋友虽然发病率上升了,但还是小概率事件。

少儿版不仅包含了少儿疾病,其保障还能在原有保额上翻倍,更适合小朋友。少儿版重疾内容如下(保额20万为例):

25种少儿重疾,100种重疾,50种轻症;

1.25种少儿重疾保障:40万;

2.100种重疾保障:20万;

3.轻症保障:3次赔付,6万/次,合计18万;

4.身价保障(身故/全残):18周岁前给付已交保费的2倍,18周岁后给付保额、已交保费、现价的较大者;

5.被保险人轻症豁免余期保费

当然咯,如果预算够,我还是建议给孩子也购买多次赔付的,因为一旦得了重疾,未来很难再购买重疾险,所以给娃买少儿版还是有一定小风险存在的,这点满妈必须强调!哪怕通胀后,这点保费可能算不上什么,但对始终是保障嘛。

满妈没这么多预算,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这个风险自留,不过我相信问题不大。

后面还有第三条 保额和保费的权衡,第四条其他附加险的去与留,第五条 受益人写谁?第六条 经纪人和代理人的对比.....

本想一篇系统讲清楚,但是真的太难了,想说的太多太多了,毕竟我也是看了10几万保险知识的人。现在这一篇已经顶别的账号2-3篇长了,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已经看不下去了

下次咱们继续讲。今天先洗洗睡了~没时间细致查错了,请见谅。

🎙️满妈碎碎念

这篇更新我写了一周了,一边查资料一边请教专业人士一边自己消化重新整理出文来。虽然我已经预料到阅读量并不会特别高,但是我还是特别认真的写写写,还要写好几篇,弄不好还得迎来一大波掉粉。

我知道我这种风格,并不是太招人喜欢,但是我相信总有人会喜欢实实在在做一件事的我。这个世界太吵了,大家都在走捷径,都在投机取巧,但满妈就想用笨功夫,做最笨的事儿。

我就想写给那些和我一样,或者喜欢我这样的人看,虽然人可能不多,但是我还是特别开心。有人偏爱爆文,有人喜欢鸡汤,有人就一根筋,人各有志嘛。

谢谢能喜欢我这样一根筋的你们,其实特别想和大家道歉,因为最近越来越力不从心。朋友圈没时间发,群没精力打理,书读的断断续续,文章更新速度一如既往特别慢,发现一些好的东西想推荐给大家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好多育儿经验都来不及写出来。

我是真的忙不过来了,全职带娃+一个人写公号,单拿出一件来都是挺要命的,我还一起干,还特别实在地写,挺傻的哈?满满大了,虽然特别乖乖的,但也非常古灵精怪,需要花的心思挺多的,现在好期待他上幼儿园,但有十分不舍的。

这崽子超可爱超贴心超暖男情商比我高多了,育儿成果超预期好几倍,出乎意料的好,一肚子经验待分享。

真的特别累,累的我买了Hobo手账本,写乐14k笔,买了史明克水彩颜料、画材和教材,买了一把tom的尤克里里。最后发现,练字和弹琴最减压最放松,以后满妈要是在公号给大家谈尤克里里听,别奇怪。

没事,就是想聊聊天。(写这么长一更新,还写这么长一聊天,我也是疯了!)

晚安😴


这是「满曰成长记」

只希望用接地气的方式,把育儿书和专家的理论派变成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0)

相关推荐

  • 给爸妈买对保险,看病再也不用担心花钱!

    十步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你能说出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吗? 我记得我十几岁的时候才记住了父母的生日.那时候零花钱不多,想要给他们买生日礼物,一般要提前几个月开始攒钱. 小时候一切都很简单快乐,爸妈身体健 ...

  • 保监会手把手教你买保险,省出一辆宝马钱

    原创肆灵童说保险2021-04-12 19:09:42 大家可能多多少少都吃过保险的亏, 保险界不良从业者坑骗消费者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大多数情况下,要是我们买东西吃了亏, 我们只看到国家对生产者严加 ...

  • 直播文字稿 | 40-50岁如何配置保险?

      周三的直播很多朋友想要文字稿,整理给大家. 可以配合直播一起使用.直播回看地址点 这里 为什么单独说这个年龄段?   1.这个年龄段保险需求很高    1)资金压力大:父母如果还在,年龄都在70岁 ...

  • 第9周视频笔记

    第9周视频笔记下载链接:第9周笔记-财务自由家庭保障体系构建方法.pdf 第九周课程--财务自由家庭保障体系构建方法 家庭保障体系构建方法(1-15) 第一节 ■ 家庭的稳定是实现财务自由的基础. ■ ...

  • 【十步读财】预算1万元,三口之家这样买保险最划算!

    十步平时不仅喜欢帮大家解决保险问题,也喜欢和客户朋友们聊聊家长里短,分享他们的快乐和烦恼. 前几天有位王小姐找到十步,想给自己的三口之家配置保险. 闲聊之下十步得知,王小姐是一位27岁的私企职员,丈夫 ...

  • 方案设计 | 年入20万的三口之家如何买保险?

    现在大家都非常注意自己的保障,今天以一个真实的案例来为大家讲解年入20万的三口之家,该如何进行保险配置. 背景介绍: A同学是深圳某金融公司职员,毕业来深打拼已经4年,90后.女儿去年刚刚出生,老婆在 ...

  • 三口之家如何买保险?

    中年危机是很多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上有老下有小,容不得有一点闪失. 很多朋友也是有了孩子之后,才考虑购买保险的,深蓝君在后台也经常收到大量的咨询,都是关于三口之家如何购买保险. 今天深蓝君就通过几个方案 ...

  • 三口之家,1万元预算,保险怎么买?

    投保是一门学问,怎么用有限的预算买到最合适的保障,更是一门需要钻研的学问.   奶爸的"方案定制"服务,可为在车水马龙的生活大道上忙碌的你及家庭量身定制专属保障方案. 也希望我们的 ...

  • 1万元预算,三口之家的保险怎么买?

    之前奶爸有写过年收入20万的家庭,奶爸教你这样买保险的文章,然后很多朋友在问:我家年收入不到10万.20万怎么买保险? 其实买保险说简单也简单,把四个基础险种: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寿险配置完整就行 ...

  • 年收入 15 万三口之家,如何配置保险?

    配置之前,要明确4大原则 1.保险体系搭建是一个逐渐配置的过程 不宽裕更没必要追求一步到位, 应该逐步增加保障, 更加靠谱. 2.没有一套方案可以适用于所有人 应该更多关注配置的思路理念而非产品. 3 ...

  • 三口之家必看!人均2400配齐全家保险

    想为一家人买到适合的保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易女士已经做了一个多月的功课,但仍迟迟难以做决定. 最近,她通过 "1 V 1 服务" 找到我们,希望能给一家三口规划一套适合的方案 ...

  • 三口之家必看,人均3500配齐全家保险!

    人到三十,身不由己.除了要努力上班赚钱,还要操心一家老小的生活开销. 王先生平时工作都很忙,就一直没顾上买保险的事情,最近他终于有空闲下来了. 于是,通过 " 1 V 1 服务" ...

  • 三口之家必看,人均4000配齐全家保险

    买保险,保障好,保费也便宜,算是两全其美的事了. 汪先生家庭年收入 20 万,但还房贷.养孩子.日常开支,每月所剩就不多了.同时他也希望一家三口能有个全面的保障. 于是,他通过 "1 V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