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心悸阴虚火旺证证治规律的研究
相关推荐
-
【阴虚发热的症候及方药】
阴虚发热的症候及方药治疗 1.症状 午后或夜间发热,手足心发热,可骨蒸潮热,心烦,少寐,多梦,颧红,盗汗,口干咽燥,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质干红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 2.证候分析 阴虚则阳胜 ...
-
基于循证医学经方治疗痛经证治规律的研究
<伤寒杂病论> 为医圣张仲景所撰, 是一部理法方 药完备的方书, 书中所蕴含的辨证论治思想开创了中 医临床论治疾病的先河, 因此被后世医家视为中医四 大经典之一.书中所载方剂, 组方严谨, ...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当代皮科著名医家治疗湿疹证治规律的研究
结果湿疹总共涉及148种症状,频次2332次.其中望诊的内容总共出现1435次,占总量的63.9%,皮损症状出现878次,占症状总数的37.7%,占望诊内容的61.2%(878/1435),舌疹出现4 ...
-
基于三阴三阳对湿热病证治规律研究
目的湿热病源于湿热合邪侵袭人体,其症候复杂多变,清代叶天士阐发湿热证治大法,薛生白著<湿热论>专论湿热病证治,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以三焦论湿热病证治,王孟英补充<湿热论 ...
-
朱良春教授治疗痹证(风湿类疾病)的学术思想及其证治规律的研究
朱良春教授治疗痹证(风湿类疾病)的学术思想及其证治规律的研究 加入购物车收藏 作者:李靖, 摘要:导师朱良春教授,乃著名中医学家.虫类药学家.国医大师,从医己逾70载,遵循先师章次公先生"发 ...
-
徐景藩教授诊治胃脘痛(慢性胃炎)证治规律的研究
研究目的:徐景藩教授从医近60余年,在脾胃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胃脘痛的诊治有独到见解.本研究以徐景藩教授诊治的胃脘痛(慢性胃炎)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形成徐景藩 ...
-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痤疮取穴规律的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痤疮取穴规律的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 | 刘芳芳 目的:使用频数分析.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及总结现代针灸治疗痤疮的经络腧穴应用规律.配伍规律.为针灸临床工作者治疗痤疮选穴,提 ...
-
李斯文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对非小细胞肺癌证治规律的研究
李斯文教授系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在恶性肿瘤及疑难杂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形成 ...
-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当代名老中医治疗银屑病方药证治规律
成果:1.频数分析得到高频药物23味,证候14种,治则治法55种.经单味药物频率统计,首 三味药物为生地黄.赤芍和甘草,药物的四气属性以寒.温为主,而五味以苦.甘为主,药物归经依次为肝经.心经.胃经. ...
-
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探讨2型糖尿病的中医方药证治规律
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976篇文献,涉及10种并发症,18种合并症,5种伴随主症;所用中药剂型涉及9利种,其中较多使川的有汤剂.颗粒剂.丸剂及胶囊.在中医辨病与辨证论治二种模式中,辨证论治文献占比超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