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功能微生物组学的变化 | 热心肠日报
相关推荐
-
当便便不再难吃时,你的钱会好挣吗?
随着大家对肠道菌群的关注,菌群移植也变成了一个热点.虽然对菌群移植褒贬不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菌群移植是一种值得研究的临床治疗方案.目前可能还不太成熟,但它的作用我们是不能小觑的.可能不知道哪天,你也能 ...
-
炎性肠病骨矿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横断面研究
Clin Nutr. 2015 Dec;34(6):1202-9. Risk factors for decrease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inflammatory bo ...
-
Nature Reviews:将肠道菌群纳入精准医疗(综述) | 热心肠日报
10.1038/s41575-021-00499-1 08-27, Review Abstract & Authors:展开 Abstract:收起 Variability in diseas ...
-
成人炎性肠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文献综述
Nutr Clin Pract. 2016 Apr;31(2):159-70. Perioperative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Adults With Inflammato ...
-
“新冠”常用英语语句及短语表达
一.语句表达 1.As COVID-19 has hitchhiked /ˈhɪtʃhaɪkt/ around the globe, causing lockdowns, pneumonia and ...
-
综述 | Nature子刊:城市化与肠道微生物在健康和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推荐阅读)
本文由谢忠杰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文章较长,建议电脑阅读.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世界各国的主要人口变化可以用城市化来解释,而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上升与国家快速城市化进程有关.城市化进程中 ...
-
绘制微生物相互作用网络:微生物组网络推理的统计和验证方法
写在前面 万事都要全力以赴,包括开心. 绘制微生物相互作用网络:微生物组网络推理的统计和验证方法 Mapping the microbial interactome: Statistical and ...
-
科研 | Gastroenterology: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中必需营养素的肠道微生物代谢改变
编译:微科盟北越城主,编辑:微科盟Tracy.江舜尧. 微科盟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为了研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的肠道微生物随宿主疾病发展的变化,我们对健康对照(HCs).炎症性 ...
-
科研 | Gut:16SrRNA扩增子测序和代谢组共同揭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胆汁微生物群的变化
编译:莫沉,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是胆 ...
-
Gut | 真菌参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生态失调
推荐:江舜尧 编译:董小橙 编辑:董小橙 法国学者Chantal Housset和Harry Sokol等人于2019年4月23日在<Gut>上发表题目为<Fungi partici ...
-
ISME:整合分析揭示塑料圈微生物组的全球多样性 | 热心肠日报
食物还是免费搭车? 整合分析揭示了塑料圈的全球多样性 10.1038/s41396-020-00814-9 10-15, Article Abstract & Authors:展开 Abstr ...
-
科研 | Gut: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汁微生物组的改变
编译:Jione.song,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来源不明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其特征是胆管进行性纤维化狭窄和胆管粘膜溃疡性病变.PSC ...
-
无菌(GF)小鼠模型在微生物组学中的应用
今天和大家见面的是无菌鼠. 随着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高通量检测技术的应用,人们逐渐认识到胃肠道微生物群存在巨大遗传多样性和代谢复杂性.这些共生细菌通过与宿主的复杂交互作用调节胃肠道的发育和功能,与营养 ...
-
科研 | Gastroenterology: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肠道微生物必需营养素的代谢变化
编译:莫沉,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又称狭窄性或闭塞性胆管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 ...
-
科研 | Hepatology: 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小鼠模型中,肠道菌群失调通过NLRP3促进肝病进展
编译:茜茜,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目的:人类胆汁淤积性肝病(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CLD)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 ...
-
微生物组学技术在肿瘤防治中的应用前景-张积仁教授
从出生开始,微生物开始在我们人体肠道里定植,到我们日常接触的食物.空气都存在大量微生物,我们的皮肤.口腔.肠道诸多部位都存在大量的微生物.人体内大约有100万亿个微生物,而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肠道中,约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