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群物——明清器物中的博古图

(0)

相关推荐

  • 福州漆器经典纹饰—博古纹

    博古纹是指以鼎.尊.彝.瓷瓶.玉件.杂宝.盆景.琴棋书画.花卉果品等为内容进行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种纹样,具有清雅高洁.博古通今的寓意. 沈绍安兰记款<四扇博古纹挂屏> 博古之道,早在高古玉石 ...

  • 世界十大顶级鬲式炉,谁是你心目中的第一?

    大英博物馆里有一只非常漂亮的宋代鬲式香炉. △南宋 青瓷鬲式炉 大英博物馆藏 这件鬲式香炉折沿鼓腹,既方又圆,下承三足,视觉上给人以稳定敦实的感觉,再加上龙泉窑的代表青釉,在自然光的照耀下闪烁出肥美如 ...

  • 国画|精选博古图92幅高清图解(内附高清电子资源0.8G)

    博古图是传统中国画中杂画的一种,是一种摹写古代器物形状的绘画,内容有钟鼎.青铜礼器.砖瓦文物等等同时也会搭配时节植物和器物.如"博古图"加上花卉.果品作为点缀而完成画幅的叫&quo ...

  • 博古图中的物与人

    "博古"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张衡<西京赋>,"博古图"一词则最早见于北宋徽宗时期编纂的<宣和博古图>.这一名称用于卷轴画的最早记载是在明代& ...

  • 在宋代,它们是最坚硬的、摔不碎的官窑

    宋人博古图 台北故宫藏至少从欧阳修开始,宋代文人的血管里,就有了老化的痕迹.这种老化,非生理上的,而是心理层面的.这种老化,不是衰老,是慕古.仿古意义上的.宋代文人有尚古基因.一定程度上,自欧阳修提倡 ...

  • 明清器物中的灵芝纹

    在明清家具中,我们偶尔会看到这样的雕饰,外轮廓大致呈海棠状,下部两端的线条内收成卷曲状,中间接一枝梗,遒转苍劲.熟悉此物的人一眼便知,这正是灵芝纹. 灵芝纹霸王枨 灵芝,一种多孔菌科真菌,菌盖呈肾形, ...

  • 明清器物中的兰亭文化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2位名士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这一场集会中,他们饮酒赋诗.玄谈游赏.放浪不羁.游目骋怀,不仅使王羲之留下了后世称之为"千古第一行书&quo ...

  • 明清器物中的寿文化

    假如神灵能满足你一个愿望,你会选择什么愿望?一夜暴富,还是爱有所得? 翻开<尚书·洪范篇>,我们看到古人的答案是这样的--"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

  • 于硕:博古图中的物与人

    大观初年(公元1107年)一部记录古代青铜器的金石学著作开始编纂,约16年后,这部共计30卷的<宣和博古图>完成,该书著录了宋代皇室在宣和殿收藏的商代至唐代青铜器839件.每件器物有图,并 ...

  • 张莹莹:论高空抛坠物侵权案件中公安机关的调查权 | 实务研究

    [作者]张莹莹(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来源]<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4期"实务研究"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 摘要:为 ...

  • 历代器物中的十二生肖

    刚刚回归圆明园的马首和此前归国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鼠首.兔首一起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点燃了国人的热情和好奇-为什么是十二生肖?古人还留下了哪些十二生肖器物? 十二生肖形象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经 ...

  • 幽门螺杆菌“怕”一物,开水中撒一把,口臭消失,胃慢慢变强壮

    阅客资讯 2021/04/30 16:09 张女士,今年45岁,老家住在湖北武汉,最近的半年时间来,她发现自己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口臭,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只是普通口臭,没有在意,刷刷牙味道也就消失了. 但 ...

  • 明清小说中的“上元之景”

    王瑾 上元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春节序列节日的最后一个,过完了"十五","年"才能算是过完了.但这"最后一个"却是最热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