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世界其它大都市比较,悉尼你到底有多拥挤?

本篇共1840字|预计阅读时长3分钟

几乎没有人会拿悉尼的Homebush Bay - Silverwater与熙熙攘攘的纽约市作比较,但是这两者的共同点比表面上的多。

根据澳洲统计局(ABS)最新的人口数据和美国咨询公司Demographia的全球人口数据库,每平方公里人口达1,773人的Homebush Bay – Silverwater地区在人口密度上与纽约市区的接近。

纽约Vs悉尼

纽约市区(包括纽约的主要市区和Bridgeport、New Haven和Trenton的部分地区)的人口密度达到1,800人/平方公里。

在悉尼的另一边,Maroubra的人口密度为5,591人/平方公里,最接近伦敦的人口密度(5,600人/平方公里)。

不远处的Paddington-Moore Park(4,394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与东京横滨市区(4,400人/平方公里)最为接近,而悉尼西部的Concord-Mortlake-Cabarita区(3,706人/平方公里)与巴黎的人口密度最接近(3,700人/平方公里)。

到2030年,Green Square预计人口密度为22,000人/平方公里,将与菲律宾的桑托斯将军城(21,500人/平方公里)和印度的兰契(22,500人每平方公里)相当。

部分城市地区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是政府欲改善房价、提高住房负担能力所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

尽管偏远郊区的人口密度与城市地区之间的可比性有限,但这也有助于显示出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差距。例如,Rouse Hill的人口密度只有612人/平方公里,与人口密度最高的Pyrmont-Ultimo(15,346人/平方公里)大相径庭。同时,许多悉尼地区的人口的密度已经远远高于大悉尼地区的平均水平。

SGS经济与规划咨询公司的经济学家Terry Rawnsley表示:“居住在大城市真正的好处之一,即人们可以选择想要的生活方式”。

悉尼“满了”吗?

悉尼人口密度达到了新高。2000年,前任新南威尔士州州长和联邦外长Bob Carr宣称悉尼已经“满了”。而在这17年内,大悉尼地区的人口又膨胀了22%,而总面积增加还不到2%。

根据澳洲统计局的最新数据, 2016年,大悉尼地区有38平方公里的区域人口密度较高(> 8,000人/平方公里),与2011年相比,高密度区域增长了17平方公里;而人口密度在5,000-8,000人/平方公里之间的区域面积达到131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长了38平方公里。

但是,这些数字与大悉尼地区的总面积相比微不足道。大悉尼地区包括12,368平方公里的区域,这意味着只有不到1.4%的地区人口密度超过了5,000人/平方公里。

任何说澳大利亚的某一社区、城市、或甚至整个国家已经“满了”的观点似乎都是荒谬的。全澳最密集的市区(大墨尔本 - 465人/平方公里;大悉尼 - 405人/平方公里)与世界上的其他大都市相比(如孟加拉国的达卡 - 44,100人/平方公里;印度的孟买 - 26,000人/平方公里)几乎称得上是聊无人烟的荒漠。

而且,据麦考瑞大学的地理与规划系副教授Kristian Ruming说,在某种意义上,任何城市和他的社区都不可能被住满。他说:“城市不是容器,其边界并不固定。我们可以移居城市边缘,也可以增加特定地点的密度。由此观之,由于城市是动态的,因此永远不会被填满。”

基础设施跟不上人口增长

然而,即使世界上还存在许多密度更高的城市,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就此消除对澳大利亚人口密度的担忧。

更大的城市意味着更高的规模经济效率、更多的服务和就业机会,但如果基础设施不能跟上人口增长,那么城市密度的增加将会弊大于利。

Ruming副教授说:“澳洲有许多居民都有“避邻综合征”(NIMBY)的特点。也就是说,很多人对自己社区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感到反感。但这些人可以帮助一座城市做出真正积极的改变。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城市规划发展之中,提高地方民主参与水平”。

“人们通常在无法挤上火车,或者找不到托儿所的时候,才会抱怨这座城市太满了。事实上,真正缺乏的往往是基础设施建设而非人”。

“澳洲梦”与高密度城市生活的冲突

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还应考虑到文化因素。一直以来,所谓的“澳洲梦”都被具体描画为“拥有一处连房带院四分之一英亩(约一千平米)的住宅”。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任何对高密度生活影响和可行性的讨论一度被认为是愚蠢的。

但是,新南威尔士大学城市未来研究中心主任Bill Randolph认为,即使是这些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也可以被改变。

人们对高密度生活的看法来自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建筑物。澳大利亚的许多高密度建筑都是非常糟糕的例子,澳大利亚人一直生活在高密度的反面教材中。良好的设计是改变态度的关键,这不仅意味着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改进,还应涉及他们所处的位置,以及它们与基础设施和服务的联系。

悉尼委员会首席执行官Tim Williams表示,对密集化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但“高密度并不总是意味着高楼大厦”。他说:“心怀‘澳洲梦’的浪漫主义者可能会被香港密集的高层震惊,但人们应该意识到,悉尼的本来的密度水平就很低,只有伦敦密度的40%左右。”

悉尼的挑战并不在于人口过度密集,而是如何在人口增长的同时保持生活质量的提高。事实上,如果规划得当,人口增长对生活质量反而会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信息来源:悉尼先驱晨报

点击下方图片直达原文:

悉尼人口破500万,房价骤涨,大城市沦为“不平等催生地”?

澳洲首府城市房价涨! 涨! 涨! 什么才是调控房市的灵丹妙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