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前,曾派出一支北上抗日先遣队,后来结局如何?
相关推荐
-
谭家桥之战,红军最年轻的军团长壮烈牺牲,说20个字遗言令人泪目
观古今看世界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的前夕,为了使主力红军安全转移,军委会决定派出派红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的名义东征闽浙皖,吸引国民党军的注意力.寻淮洲任军团长,并兼抗日先遣队 ...
-
粟裕一生中经历的最大一次失败,红军主力全...
粟裕一生中经历的最大一次失败,红军主力全军覆灭,军委主席.军团长被捕:三位师长,两位被俘,一位战死.他一辈子都为之刻骨铭心,心中始终都无法释怀. 1935年1月12日,红十军团到达了杨林.军团参谋长粟 ...
-
粟裕为何没参加长征? 许多年以后, 他看到两份绝密文件才明白
2万5千里的长征牺牲了很多的红军战士,但是这种艰苦卓绝的军事行动使得中央红军保留了革命的果实.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红军都参加了长征,因为有的负伤,有的远离中央苏区,算不是主力部队,但是有一位红军,他和红军 ...
-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资料简介的真实故事 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起因与结果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从1934年10月起,中国工农红军三支主力部队先后被迫离开原有的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大转移,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 ...
-
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后,粟裕无缘参与长征,建国后他才得知真相
1934年7月的一天,夜已经很深了,粟裕仍然毫无睡意,盯着手里的地图在屋内来回踱步,可是哪怕他翻来覆去甚至绞尽脑汁的思考,他也实在无法理解中央作出的指示. 按照中央的指示,本就兵力有限的红军,还要从主 ...
-
永远的红十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诞生、成长和归流
永远的红十军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诞生.成长和归流 前 言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是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铁血队伍.自红十军诞生之日起,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一直不断 ...
-
世界史诗长征(三)
"难不难,看看井冈山:苦不苦,想想两万五."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国民党军兵搜身共产党"大官"方志 ...
-
红军长征到底有多少支部队?一般看法为四支,还有一支鲜为人知
周恩来弥留之际,想听<长征组歌>,但被拒绝了.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周恩来牢记长征中红军指战员英勇斗争的场面:在他病倒处于极端危险之际,是同志们日夜守护他,硬是把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他当 ...
-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前的集结地,长征第一渡口2
从这个长征渡口的台阶可下到于都河边.于都河水平静地流淌,现代化的大桥连通了两岸. 望着河对岸,想象中央红军8万余人浩浩荡荡西去,出江西到湘西,将要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更不会想 ...
-
粟裕总结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的经验教训,非...
粟裕总结北上抗日先遣队失败的经验教训,非常深刻到位,直到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根据地陷于险境.以博古为首的中央领导决定实行战略转移. 在红军 ...
-
长征前最大一次策反行动,近2万人投降红军,宁都起义震惊中外
红军和根据地能够存在的一个原因,那就是白色政权之间的战争---毛泽东 图│毛主席 中国工农红军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以蒋介石为核心的反动政府将红军以及中国共产党视为头等巨患,急欲 ...
-
近2万人一夜之间起义投奔红军,是谁策划了长征前最大一次策反?
近两万人一夜之间投降红军,弃暗投明,究竟是为何? 1931年12月14日,驻守在宁都县城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的一万七千多人,在该部队中共地下党员赵博生以及进步军官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等领导的带领下, ...
-
近20000人一夜之间起义,投奔红军,是谁策划了长征前最大一次策反?
近两万人一夜之间投降红军,弃暗投明,究竟是为何? 1931年12月14日,驻守在宁都县城的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的一万七千多人,在该部队中共地下党员赵博生以及进步军官董振堂.季振同.黄中岳等领导的带领下, ...
-
倭寇为何不敢侵犯辽东?曾有一支两千余人的倭寇北上,结果被全歼
在明朝中后期时,由于东南沿海地区频繁受到倭寇的侵犯,不仅牵制了朝廷大量精力,而且还让本应成为国家经济支柱的东南地区成为需救济地:但是有一件事让人很想不通,为何倭寇总是在东南沿海劫掠,却从不去北方沿海呢 ...
-
四支红军长征兵力变化,中央红军损失最大,有支红军不减反增
1934年开始,先后有四支红军部队长征,中央红军长征最艰苦,有一支红军历经长征,兵力反倒增加了. 长征前各红军兵力 1.红一方面军,五次反围剿前战斗力最强,大约10万人.长征出发时,部队加上两个机关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