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晚年的一首“雪诗”《野望》,道尽家国之思,后世评价:无人能及
相关推荐
-
五律结尾怎么写?沈德潜告诉我们三种方式 五律结尾怎么写?沈德潜告诉我们三种方式
前言 清朝著名学者.诗人沈德潜(1673年12月24日-1769年10月6日),字碻(què)士,号归愚, 江苏苏州人. 沈德潜早年师从叶燮学诗,23岁以授徒教馆为生.乾隆四年(1739年),沈德潜以 ...
-
【《野望》图文】杜甫晚年的一首“雪诗”,道尽家国之思,后世评价:无人能及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忧国忧民"的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在长安整整困守了十年,即使是"残 ...
-
杜甫晚年的一首“雪诗”,道尽家国之思,后世评价:无人能及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忧国忧民"的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 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在长安整整困守了十年,即使是" ...
-
杜甫晚年的一首“雪诗”,道尽家国之思,苍凉悲壮,千年来无人能及!
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忧国忧民"的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 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他在长安整整困守了十年,即使是" ...
-
杜甫晚年的一首诗,短短28个字,为何被称为“七绝压卷之作”
唐代诗坛上,有两座无法撼动的丰碑,分别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在诗人遍地走的唐朝,李杜二人力压群雄,是那么的璀璨亮眼.李白和杜甫的性格不同,一个豪放不羁.乐观开朗,一个忧国忧民.多愁善感,从而导致写作风 ...
-
杜甫晚年用一首诗评价诸葛亮,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是点评很精彩
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已经54岁高龄的杜甫决定离开成都,准备回河南老家看看,走到夔州(重庆奉节)时身上的盘缠用尽,只能是停下来再次等待机会,这一停留又是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他游历了夔州很 ...
-
原创 杜甫晚年的一首诗,短短28个字,被称为“七绝压卷之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是一说到杜甫,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句.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不仅仅是他诗歌的创作手法和诗歌形式,更重要的,是他诗歌的题材和内容, ...
-
杜甫晚年的一首诗,描述了自己的人生境遇,最后10字令人感慨万千
李白和杜甫好像一个事物的两面,有光明的一面,有暗淡的一面.李白浪漫,代表了大唐盛世的璀璨光辉,杜甫深沉,代表的是盛世背后的人间疾苦.看问题要一分为二,不能只看到光鲜亮丽,也要看到暗淡无光,而杜甫正好弥 ...
-
杜甫祖父的一首春游诗,江南景美,勾起浓浓的思乡情
说起唐朝大诗人,想必大家很多人都能够说出一长串的名字,例如:李白.杜甫.李商隐.李贺.杜牧.元稹-- 但是应该很少有人能说出他们父辈或者祖辈是谁吧.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比如杜甫,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比较有名 ...
-
李商隐晚年一首思乡诗,忧己忧国,直指人心,读完让人心动
唐诗宋词作为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一直一来就备受我们的喜爱,千年过去直至今日还是历久不衰.在这些诗词中,有的是叙事,有的是抒情,还有的是讲述人生哲理,不过大多数的还是抒情,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敏感命运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