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盂鼎铭文通解》简介

(0)

相关推荐

  • 游台北故宫博物院记

    说到故宫,国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心中同时呈现的一定是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北京故宫除了巍然伫立的宫殿外,还保存着历代帝王苦心积聚的巨型艺术珍宝,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缩影.而台北故宫,历代帝王尤其 ...

  • 中国一词最早出自哪儿

    [中国一词最早出自哪儿]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底部铸有铭文122字,其中"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铭 ...

  • 思维导图:为孩子收藏——中国书法艺术常识

    欢迎阅读我的第1395篇日更文 学习历史文化知识,除了阅读相关书籍,最好的方式是走进博物馆. 比如,我在博物馆里学到了这些: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仔细研究了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俗称"人 ...

  • 极具升值潜力的异邦“古铜镜”

    商周时期,虽然有铜鉴,但是瓦鉴依然通行.到秦朝时期,才开始铸造铜镜,因为镜的适用优于鉴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后,再不用水作鉴了.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铜镜,以汉镜出土的数量最多,使用普遍 ...

  • 跑者李军:“中国”生而不凡,吾辈为之骄傲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我神往的地方,因为博物院里一尊青铜器叫"何尊". 为什么对"何尊"情有独钟呢? 因为"何尊"上有一个词一个字最早可查的出处 ...

  • 文化之旅——凤鸣岐山

    周一云先生(中) 凤 鸣 岐 山 周一云 凤鸣岐山,周秦文化发轫于此. 关中平原的岐山呼唤,我必须走一遭. 蜀道艰难,暗渡陈仓典故计划熟烂于心,于是某夜我越剑阁闯石栈很快来到周原大地. 扼八百里秦川之 ...

  • 平凡的易学文化传承者,学易虽艰辛,信心迎光明,加油!

    九月,如期而至,我们又迎来了教师节,老师的谆谆教导,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9月10日的今天是所有老师的节日.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不断继承和发展. 易学 ...

  • 记载大禹治水的青铜器:遂公盨(xǔ)

    看到这个题目,我们至少要明确3个问题: 1.大禹治水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遂公盨(xǔ)是一件什么样的青铜器? 3.遂公盨(xǔ)是一件礼器,它的铭文为什么要记载大禹治水和德政? 大禹治水是中国古 ...

  • 《石室秘录》简介

    <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约生于明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前期. 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唯一以治法为纲的 ...

  • 《石室秘录》对药巧配

    <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陈士铎临证精于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多有独到之处.尤其应用对药,独具匠心.本文对<石 ...

  • 清代医家陈士铎《石室秘录》中对药的巧妙配合

    <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陈士铎临证精于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处方用药多有独到之处.尤其应用对药,独具匠心.本文对<石 ...

  • 救肾活肝汤石室秘录[救肾活肝汤石室秘录]

    救肾活肝汤石室秘录[救肾活肝汤石室秘录]

  • 【石室秘录】接骨至神丹,骨折一夜愈

    [石室秘录] 接骨至神丹,骨折一夜愈 先复位后用杉板固定,再服接骨至神丹. [配方]:羊踯躅一钱,炒大黄三钱,当归三钱,丹皮二钱,生地五钱,土狗十个打碎,土虱三十个打烂,红花三钱. [用法]:先将上药 ...

  • 陈士铎《石室秘录》筋脉治法

    论筋病 论脉病 天师曰∶筋脉者,一身之筋,通体之脉,不可有病.病则筋缩而身痛,脉涩而体重矣.然筋之舒,在于血和,而脉之平,在于气足.故治筋必须治血.而治脉必须补气,人若筋急蜷缩,伛偻而不能立,俯仰而不 ...

  • 石室秘录 6卷

    石室秘录 6卷

  • 《石室秘录》

    <石室秘录> > 卷五(书集) 伤寒相舌秘法 天师曰∶我有伤寒相舌法.凡见舌系白苔者,邪火未甚也,用小柴胡汤解之.舌系黄苔者,心热也,可用黄连.栀子以凉之.凡见黄而带灰色者,系胃热也 ...

  • 《石室秘录》《辨证录》名医名方秘方

                                  疟    疾         一.福阳消疟丹 [组成]人参15克.鳖甲30克.白术30克.茯苓30克.当归21克.白芍21克.柴胡3克.枳壳 ...

  • 《石室秘录》笔记之十小治法

    论治气不顺.论治上焦之痰.论中风不语 声明:这是我个人的读书笔记,不能作为临床治病用药依据.患病请去正规医院找职业医生诊治. 小治者,小剂量治病之法也.此多为上焦之病,用药宜轻.若用大剂,则药力直逼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