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故事——寻踪

忙碌

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的公号,如果喜欢,请点上边蓝字陶冶视野加关注。别忘了在点文章下面的好看,深谢帮助转发的朋友

海的故事

作者 陶冶

七、寻踪

乐城闹元宵的火爆与城隍庙的存在是分割不开的,费解的是,乐城一个四面环水的小渔村怎么会有座城隍庙呢?

追溯历史,《易经》中就有城隍之说,汉唐时城隍已成为民间信仰;到了宋代城隍已被纳入国家祀典,元代承袭宋制,广建祠庙;明代信仰城隍极盛,明太祖对城隍特别崇敬,皇家拨款,在都、州、府、县治所在建城隍庙,还颁布了专门祭祀城隍的典章制度,新官到任必需先斋宿城隍庙。清代将明代典制全部承袭,此时城隍已成了全能的神,有求必应,就连举子科考前也要到城隍庙祭拜。

以史为凭,按古代典章制度,建城隍庙最低得是县治,莫非乐城小岛曾是县治所在?

《 海南史志网》中有篇《琼东、乐会故县治寻踪》的文章,其中记载:“元朝大德4年(公元1300年),乐会县迁治到现在的乐城岛上。”

“乐城建治草创之初,不设城墙。明朝隆庆6年(公元1573年),由乐会知县张纲操持,用石料筑起城墙,开东、西、南三个城门。城墙周长372丈,城内面积约183亩。清代对城墙进行修缮,用红色厚砖取代了石料。”“设有堂宇、门厅、吏舍、县仓等。民国时期,县政府、法院、国民党部都设在县署旧址上。”“城内还有儒学(孔庙)、城隍庙、书院、万寿官、捕衙等建筑设施。”

这篇文章提供了乐城曾为乐会县治的佐证。

其实乐会县始建于初唐,疆域978平方公里,历经了唐、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七个朝代,县治曾多次迁徙,到了元末迁至乐城。迁徙的原因是乐城岛有三大优势:其一,乐城四面环水,与外界联通均靠船只,便于防御贼寇的侵扰;其二,河道联通四方,万泉河交通方便,逆能上琼中,顺可下南海;其三,乐城一带文化昌盛,是富庶的鱼米之乡,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优越。

为什么如今说乐会县已鲜为人知呢?海南省的地图上也无从查找。原因是1952年乐会县治从乐城岛迁出,1958年12月乐会县与琼东县及万宁县部分地区合并成立琼海县(1992年改为琼海市),从此存在了1300多年的乐会县沉入了史海。

有人调侃说,乐城的城隍爷真是忠于职守,把个乐会县都给看没了还在那里坚守。而700年的历史古城为什么只有城隍庙保留下来,其他古建筑呢?

在韩小熊先生所著的《中国城池志》中有这样的记载:“1940年,日本军队入侵海南,把乐会的城墙拆了去修炮楼,拆得乐会城池成了残垣断壁。1958年大炼钢铁,又拆城墙去建高炉”。于是,今天的乐城岛上城隍庙便成了唯一的古城遗迹。

一座县治所在的古城忽地降至村级的落差,谁能不感到失落呢?曾经繁华的市井,曾经士学农商的云集已成为历史钩沉。乐城岛又回归了先祖们的原乡,农耕渔作顺其自然。饱享600多年县治的政治、文化、经济熏陶的乐城人懂得随遇而安,尽管古城只留下了城隍,而他们骨子里抹不去的是当年孔庙与书院里的旺盛香火,这便是乐城闹元宵文化得以传承的根源。

如今乐城岛已被划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沿乐城岛上游的万泉河两岸将建起成片的崭新楼宇,接着迎来的便是来自海内外疗养、度假的八方游客,势必打破这一带的百年沉寂,现代文明与乐城古老文化底蕴的碰撞一定会迸发出新的灿烂,灿烂中是否会给乐城人带来更多的福祉?我们翘首以待。

(待续《海的故事——文昌、发现》)

(0)

相关推荐

  • 清代衢州古城

    据< 西安县志·四十八卷>  [清] 姚宝煃 修 [清] 范崇楷 纂 清嘉庆十六年修民国六年重刊本 清宣统<西安县志·序>记载:"西安居吾浙之上游,环山襟水,形控百粤 ...

  •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之二十六】禁城:榕根附墙景独特,城中有城不寻常

    古城墙,是一座城市存在的历史脉络,烙印了它经历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它的发展历程. ▲ 禁城位置图.阿龙 制图 沿石狮桥向东走过名贤公祠,在小巷里迂回少顷,就来到了禁城.这里是目前全国仅存的一处元代石墙, ...

  • 长治古城

    根据有关史料和老辈人回忆,明清至民国以来的上党古城风貌大致如下: 四周城墙高大坚固,护城河沟宽水深,城楼威严壮观,城墙垛口(女儿墙)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东西南北共有四座城门.城门上建城楼.[东门潞 ...

  • 历史上长沙域内分置的县

    历史上长沙域内分置的县 本文原载2019年出版<长沙地名掌故> 历史上,今长沙市和长沙县域内还分置过几个县,分别是:   湘西县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吴国为防止蜀汉入侵长沙,于临湘县 ...

  • 三饶镇:饶平旧县治

    三饶镇地处饶平县北部盆地中部,东连福建省平和县,西毗潮州市.丰顺县,南通汫洲镇的三百门港,北接梅州市的大埔县,闽粤公路干线穿境而过,是闽粤两省五县交界的物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这里也是梅潮两市的交通要冲 ...

  • 恭祝城隍公(爷)圣诞----南胜城隍庙的渊源

    城隍作为中华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守护城池之神.古代的帝皇严格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共分都.府.州.县四级,城隍是自然神,凡成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 南胜有城隍庙,是 ...

  • 访古寻踪之:邓州棘阳城遗址

    文/棘阳关上 在邓州市东南四十里桑庄镇和小杨营镇相邻一带,二广高速和内邓高速在此交汇并设高速出口,郑万高铁在此设邓州东站,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汉唐为棘阳雄关,由此向东土岗隆起绵延数里,岗上荆棘密布,古 ...

  • 《国宝·发现》 远古奥秘 洞穴寻踪

    <国宝·发现> 20210505 洞穴寻踪 <国宝·发现> 20210504 远古奥秘

  • 古井寻踪(三)

    因为我这近十年以来主要都生活在广东,广东大大小小的城镇和村落走过一些,广东的古井自然而然也是我见过最多的,从粤东到粤西,从繁华的珠三角城市到偏远的粤北山区,都有古井的印迹,这些古井散落在古城镇.古兵营 ...

  • 古井寻踪(二)

    古井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的,有的有井栏.有的无井栏,有的圆口.有的方口,有的单眼.有的多眼--但共同的特点是都有一汪泉水从井中冒出,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古井不仅曾经哺育过千万平民百姓,也曾养育过诸多先 ...

  • 古井寻踪(一)

    水井正在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在古代,水井在很多地方都是不可或缺的生活设施,在古城.在古镇.在古村,在古宅,常可见古井,相对古建筑,古井被破坏和改变的可能性更小,也更易被保存.在中国的大地上,留下了数 ...

  • 澳门理工学院组织学生“寻踪历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澳门讯   为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澳门的历史及文化特色,多方位深入认识澳门的发展历程,澳门理工学院学生事务处日前分别组织学生参观澳门博物馆及参与"漫步澳门街之认识澳门"活动,通过近距 ...

  • 清江浦城寻踪 || 何永年

    作者:何永年 古淮阴已有2200多年历史,但筑城史并不长,从1864年开始建城,到1951年拆城,清江浦城总共存在87年. 清江浦城由时任漕运总督吴棠,奏请朝庭获准,于清同治三年春(1864年)开工建 ...

  • 古脉法寻踪之十六

    第十六讲:病例分析及答疑 一.病历分析 女:41岁 右:尺:沉弦洪,关:弦细,关尺间弦细长,寸:弦细,入鱼 左:尺:沉稍细,关:浮取洪,重取细涩,寸:沉,软 时间:7月7日诊的脉. 生日:1966年1 ...

  • 学人寻踪 || 任泰(Jen Tai)是谁?

    近期阅读香港<联合书院学报>(United College Journal),看到一位名为任泰(Jen Tai)的学者发表了三篇译作(诗)和八首自己创作的英语诗歌,翻译水平和英诗水平都挺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