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四)霍乱
相关推荐
-
《证治准绳·幼科》吐泻
[曾]小儿吐泻并作,即名霍乱,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泻者,莫不由中焦而作.上焦主纳而不出,中焦主腐化水谷而生荣卫,灌溉百骸,下焦分别水谷,主出而不纳,脾居中州,胃为水谷之海,乳哺入胃,脾能克化,然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霍乱
在正式进入之前,倪海厦老师是把伤寒霍乱篇放在金匮来讲,在介绍伤寒论的时候,六经辨证很清楚,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后面就多了一个金匮,因为当初的伤寒和金匮,还有伤寒杂病论,这是一本书,后来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霍乱
夏天很热,湿热很盛,流汗多,为了解暑热,坐在冷风下,吃冷凉东西,由于湿热炽很盛,影响了肠胃的蠕动,这样造成了肠胃的负担,不消化,食物在肠胃里发酵,而引起了上吐下泻,这样也是引起霍乱. [原文]伤寒,其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三)霍乱
原文:下利后,当便鞭,鞭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利止,恶寒脉微,而复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大便必硬.如果大便硬而胃口好,这是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五)霍乱
[原文]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这里是说里症之吐利好了以后,如果病家还有身痛等表症时,我们就该帮他解表,解表用桂枝汤就可以了. 病人有身痛,有以下几种情形: 痛在皮肤→麻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六)霍乱
[原文]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附子大者一枚, 生去皮,破八片,猪胆汁半合,上四味,以水三升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十四)望诊
[原文] 师曰:吸而微数,其病在中焦实也.当下之则愈.虚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远,此皆难治.呼吸动摇振振,不治. 我们平时吃的食物,进入到胃里,有八分会从胃进入到小肠,有两分留在胃的下方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四)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之总结
[原文]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舆猪苓汤,余皆仿此. 这个条辨就是<金匮>第一篇终结的地方,这个条辨读下来,是什么意思? 用猪苓汤来举例说明: 我们把汤剂用图来说: 当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四零)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麻杏薏甘汤
[原文]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麻黄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薏苡半两.甘草一两,炙.上锉麻豆大,每 ...
-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四二)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湿家桂枝加白术汤
[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搏相,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方 桂枝四两.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生姜三两,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