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小楷被誉为“无上妙品”,历史上与《灵飞经》齐名!
这件作品的作者传说是钟绍京,跟灵飞经是同一个作者。 钟绍京是抄经生。 在唐朝,佛教文化昌盛,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信仰佛教的人很多。这时候便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抄经生。

抄经生中有许多种,有的是落魄的读书人,有的是寺庙的僧侣,有的则是名不见经传专门以写字为生的工匠,这类人被称为写经生,就是类似于今天所说的字匠。 这些抄经生的大量涌现,成为了唐朝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抄经生抄经的时候不是瞎抄的,这里有着一定的格式和体例。这种格式和体例要求比较严格。 著名的书画论述《宣和画谱》中讲:经生高手创作时“修整自持”,“数千字终始如律,不失行次”,“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岂其意与笔正,特见严谨,亦可嘉矣”。

抄经是一个苦差事,没有深厚的手上功夫是很难胜任这个工作的。 这段话讲的是抄经生抄经的时候要求衣服穿戴必须整齐,写字的时候要一气呵成,以免中途泄气。

另外,在抄经的时候要保持内心空明,平心静气,心气和平,精神灵明,保持对经文的虔诚,如此才不至于写错而前功尽弃! 要求写字的时候每一行每一列都要按照严格的规矩来书写,每一笔都不能懈怠!必须要有这严格的法度。这就使得唐朝的抄经小楷,能立足于中国书法之林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大量的经卷后来被藏在了敦煌。 在清朝光绪年间,敦煌被开启,从此一座文化宝库被打开。其中涌现出了许多神品,这篇经文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转轮王经》也是一片经文。来源于敦煌藏经洞,传说是钟绍京所作。 这篇装轮王经历代是被认为能超越灵飞经的一件神作。

作者传说是钟绍京,但没有具体的证据能证明,单从其笔法上分析来看的话,确实与灵飞经的笔法很相近。 这幅《转轮王经》是纸本,尺寸为289.5×23.5,共一百八十五行,曾著录于吴荣光《辛丑销夏记》卷一。 钟绍京的传世书法并不多,除了《灵飞经》之外,还有《转轮王经》《圣贤太子碑阴》等。

《灵飞经》作为唐楷的极致被世人称赞千年,然而真正的有识之士,则认为此《转轮王经》的艺术价值远在《灵飞经》之上。 这两件作品都是唐朝小楷的最高峰! 钟绍京传说是一代书宗钟繇的后人,是其第十七代孙,世人称钟繇为“大钟”称钟绍京为“小钟“!

《转轮圣王经》其影响和知名度虽不及《灵飞经》,是至少有两点与后者相似:是它曾长期被指认为唐钟绍京的作品,二是此帖长期被历代书所推崇,所以一直在漫长的书法史上为人所称道!

转轮王经用变变化极多,这在严谨整饬的唐人小楷中是很难得的! 唐人的小楷跟明清两朝的馆阁体比起来,尤有过之。明清两朝的馆阁体小楷严谨整饬,但是千篇一律变化不多,能写出自己的风格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而唐人写经中,几乎个个在严谨工整的范式里,书写演绎着自己的个性,这就仿佛是带着镣铐的舞蹈,虽然有枷锁在身,但是依旧能演绎出绝美的舞蹈来,唐人写经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而《灵飞经》与《转轮王经》便是唐人小楷中的极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