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王云倩:在中国北方的铁轨上
寂静的北方田野
宽广到能让一个人躲藏

在中国北方的铁轨上(组诗)
文 | 王云倩

在中国北方的铁轨上
寂静的北方田野
宽广到能让一个人躲藏
除了风
一切保持尊严的沉默
保持干燥肃穆
远远望去,每个玩具被叠成
房子的形状
干净,四四方方,
屋顶上晒着小麦
停留三分钟的小站
一群农民工
他们上车
夹杂着寒风,穿着冻硬了的棉袄
在火车的过道铺上报纸
坐下
如同一尊尊地头的神龛
因为拥挤,错乱了列神的位置
吃着家里做的馍和茶叶蛋
谈论地里的庄稼,来年的雨水
进不去的城市,回不了的故乡
在分道的短暂停留中
风拍打着双重玻璃
一个男人奋力打开车窗跳出
雪花就斜着身子飘进车来
眼角开裂的男人
迎风而立,向着北方开阔的田野
撒下热的液体
火红的高粱地
挂在光秃秃的十二月上的冰凌
开始融化
这时长笛一鸣,火车开始蠕动
每节身体都闪动着好奇的眼睛
那个男人在轰笑声中
擎住了火车的前行
飞身而上,身手敏捷
虽然微微有点惊慌
他登上的那节垃圾车厢非常老旧
喷刷的字迹已经模糊
能分辨出的只有:
“收集时间: — ”
邯郸路上三次遇见我的母亲
邯郸路上三次遇见我的母亲
只是她们不知我是女儿
一次是一位乞讨的老妇人
一次是一位卖贩卖鲜花的老妇人
一次是一位茫然地走着的老妇人
背井离乡的人啊
就像到处流浪的老马
有时候他们驮着子女
有时候子女给他们喂草……
代悲攒珠行
老目在珠眼里挣扎
线头垂落膝上
数过一百零八颗,就可以成串
穿成串,就能圆满
皮囊业已空朽
在世就是劳作
这天穿了一百串
可以挣到二十元钱
手上有四颗
一颗是丈夫,他在坟里
一颗是儿子,他在哪里
一颗是女儿,她在哪里
一颗是自己——
供奉我佛
不挨饿,不受苦楚
不太冷,也不太热
病时有医,老来有坟
就如灶下的积灰
曾经生长在天上
终要在地下相遇
年过半百了开始信佛
走几里的石路
和邻氏到莲花山朝仙
愿我佛慈悲,度一切苦厄
天色暗下,她打开电灯
想把手上的珠线看得清楚些
莲花山
1
莲花山上,没有莲花
两个老妇人上山朝仙
在初一这个好日子
女人大半生都在做牛马
白天下地
晚上等着男人
生孩子
却连牛马那样喊叫都不能
女人相约,等老了
就到庵里做尼姑
把自己草籽一样种在山上
生也好,死也好
长斋绣佛,洞天福地
道家七十二,佛家三十六
没有修今生,可以修来世
走了半日,还在半山梁
她们捶着老腿
互相扶持着坐在青石上
不忘把黄色的麻布香袋放上膝
里面装着的香油和红蜡烛,和她们一样
安安静静地
计算着自己快到的福日
等待着山前那阵风吹过去
2
她上得山来,绕过了半边
没有修缮好的山门
看着门旁的石碑
要花多少
名字才能刻在石上
要花多少
名字才能爬到座下
“佛祖在水泥的房子里,
怎么住得惯呢?”
大殿上
魏姐姐的妈妈
国梁的妈妈,安的妈妈
……
好多儿时伙伴的妈妈
都披着青莲色的袈裟
静静打坐
像一颗颗闭着嘴唇的莲子
她轻手轻脚地穿过这些比丘尼
铺开在地上的袈裟
青莲色的荷叶
在偏殿里她找到了
正在早课的妈妈
戴上了黑的线织的僧帽
看上去不像
她对她诉说着自己的不幸
她的被骗,以及罪衍
一边啜泣着,一边看着妈妈
眼睛还是和小时候一样
(她闭着眼诵经不理她)
很久之后,等经诵完
她停下木槌和念珠
说:
“把孩子生下来罢
你从小就没有做错过事情”
小河与石块
一条哗啦啦流的小河
是一个躺着哭泣的女人
在宣泄她的不快
河边上的石块
是她身旁的男人
无言而笨拙地做出了
一个散碎的拥抱的姿势
他在等待她安静下来
用一个笑靥把眼泪都收回去
用一个旋涡把这些都收回去
这些她收集了很久的
树枝、树叶、树的花
都扬到了水面上
像弄乱了裙子和头发

王云倩,生于80年代,籍贯江西,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写作诗歌,小说等。现居上海。

说明:本平台打赏即稿酬。收款帐户为本平台专用账户。一周后回款即付作者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