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有六病
相关推荐
-
五脏六腑病优先选用十二原穴古代先贤极为重...
五脏六腑病优先选用十二原穴 古代先贤极为重视"原穴"治疗,认为"五脏六腑有病了,可先取原穴."原穴具有虚可补.实可泻的双相调节功能.#快问中医超能团# #清风计 ...
-
原局有病大运加重
从八字紫微的角度看
-
子贡问病
子贡问病 [出处]:<庄子·杂篇·让王> [原文]: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 ...
-
文人六病
|文人六病 文人,有六病.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病不由人,而在心,雅不在事,而在心.一曰癖:典衣沽酒,破产营书.吟发生歧,呕心出血.神仙烟火,不斤斤鹤子梅妻:泉石膏肓,亦颇颇竹君石丈.病可原也 ...
-
文人有六病
病不由人,而在心, 雅不在事,而在心. 一曰癖 典衣沽酒, 破产营书. 吟发生歧, 呕心出血. 神仙烟火, 不斤斤鹤子梅妻: 泉石膏肓, 亦颇颇竹君石丈. 病可原也. 二曰狂 道旁荷锺, 市上县壶.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小柴胡汤证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 ...
-
【《伤寒论》六病的症状】
一.太阳病:包括中风.伤寒.温病. 共同点:发热.脉浮.头痛 1.中风:有汗.恶风.脉浮缓 2.伤寒:无汗.恶寒.脉浮紧 3.温病:口渴.不恶寒 以上是病邪在太阳经的三个类型,为经症:还有水入膀胱的蓄 ...
-
三部六病对肿瘤的论治——攻坚汤
谈及肿瘤,刘老言,肿瘤的生长需要一种物资,就是薄层导生素,这种物资是促使肿瘤增生复发的必需之品,薄层导生素在牛奶.鲜肉.鱼虾之腥荤之品中最丰富,在治疗肿瘤时如果食肉类蛋白,就等于在战争中向敌人输送粮草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干姜附子汤证之第6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3.干姜附子汤证 少阴太阴合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
-
中医四十年感悟——气立:六气、六经;神机:六病
岐伯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故各有制,各有胜,各有生,各有成.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同异,不足以言生化,此之谓也." "气立"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1.纲领证 3.栀子豉汤证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少阴病纲领证之第28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1.纲领证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山田氏云:但字下,脱"恶寒"二字,当补之.何则?但者,示无他事之辞,但头汗出,余处无汗.不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