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基础知识总结(对联简介)

1:简述什么是对联?

2:简述对联的形式?

3:什么是对联六要素?

4:分别阐述对联六要素的特点?

5:什么是对偶?

6:什么是对仗?

7:什么是正对?

8:什么是反对?

9:什么是流水对?

10:什么是工对?

11:什么是宽对?

12:什么是 邻对?

13:对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基础知识总结

(对联简介)

(1)简述什么是对联?

答:对联是中国除诗词歌赋曲文之外的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用两行文字上下对举,共同表述一个主题。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又称楹联。俗称对对子。

(2)简述对联的形式?

答:对联是两行词语对仗、声律协调、句意关联的文字。一字一音、一字一义,集形、音、义于一身的汉字,是对联的文字基础,拼音文字不可能形成对联这样的文学体裁。

(3)什么是对联六要素?

答:对联六要素是,1:字数对等、2:平仄对立、3:节率对拍、4:词性对品、5:结构对应、6:句意关联。

(4)分别阐述对联六要素的特点?

答:对联六要素的特点是

1:字数对等

对联的两行字,可长可短,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由几个分句甚至上百分句组成。但上下联的句数、每一分句的字数,即上下联的总字数必须一样。

2:平仄对立

上下联句子中各节奏点的字,字音平仄要交替;上下联节奏点相对位置的字,字音平仄要相反;多分句联,分句最后一个字按顺序平仄交替;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

3:节率对拍

上下联的节奏点在同一位置上,语意停顿的位置一致。

4:词性对品

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词和相对的字词性相同。

5:结构对应

上下联对应的词组结构,句子结构一致。

6:句意关联

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同一场景的景观。

(5)什么是对偶?

答:对偶是用两个字类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

(6)什么是对仗?

答:对仗是格律诗格律的表现之一。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

(7)什么是正对?

答:正对就是事物,意境,情景相同,上下联从不同的侧面共同表达同一主题。

(8)什么是反对?

答:上下联从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照表达相对相反的意思,在内容上相反相成对立统一。

(9)什么是流水对?

答:流水对又叫串对。上下联都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或是一句话分作两句说,或要依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如转折、选择、因果等),两句组合才能表达出完整的意思。就像流水连绵,顺势而下。

(10)什么是工对?

答:工对也称严对。上下联两句在词性、词类、句型等方面都分别整齐相对,而且名词还须同小类相对。

(11)什么是宽对?

答:宽对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一般只要求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而不要求名词小类相对。甚至在某些特定的传统对格中,也可不完全词性相同。

(12)什么是 邻对?

答:邻对用相邻(或比较接近)的名词相对。所谓门类接近,就比如“天文类”跟“时令类”相对,“器物类”跟“衣饰类”相对,“地理类”跟“居室类”相对等等。

(13)对联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有六个基本要素(又叫六相)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只对偶,不对仗。

(2)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碧野《天山景物记》)

——只对偶,不对仗。

(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只对偶,不对仗。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既对偶,又对仗。

(5)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既对偶,又对仗。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既对偶,又对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