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散之凭什么被誉为“当代草圣”?
相关推荐
-
林散之草书《李白草书歌行手卷》 | 金陵四家研究 | 学术动态 | 求雨山文化名人纪念馆
林老散翁之草书<李白草书歌行手卷>是先生上世纪七十年代书法精品的代表作.林老在七十年代初期曾在同一种纸上写过多卷此一内容的手卷. 林筱之先生藏有长近五米的大字本手卷,每行二至四字不等.林昌 ...
-
品书读画:林散之《致高二适诗稿》
林散之<致高二适诗稿>,纸本,墨笔,26cm×20.5cm,1973年作. 林散之是一位典型的大器晚成的艺术家,学书起步甚早,六岁便在私塾读书习字,从小勤奋好学,但真正艺术成熟却是在古稀之 ...
-
申永和 | 书法法创作的笔墨法
论书法创作的笔墨法 申永和 写字是一项比较简单的艺术性活动,字字既规.整齐.又统一.匀称的字即可.然而,写字是书法创作的基础.书法创作首先掌握技法,而且技法要过硬才能出好作品.一幅好作品,不仅反映出作 ...
-
王铎这卷草书拍出920万!其背后的价值是成正比的
王铎此卷如骏马脱疆,欢欣腾沓,嘶鸣跳掷,气势极为酣畅.虽云"苦无佳笔,勉焉应之",然观其笔势,处处得心应手,气概成章.所以知大家作书,是笔操于人而非人操于笔,是其晚年精品无疑. . ...
-
墨法,血法!
墨法被称为书法中的"血法",但相对笔法.章法.字法,墨法受关注不多.古代书论中,孙过庭<书谱>对于墨法有八个字"带燥方润,浆浓遂枯"着墨不多,却是墨 ...
-
草圣林散之:颇有怀素之风,70年代的书法被誉为当代第一草书
在开头:书法能培养一个人良好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文化素养,提笔即可学书法,带着家人一起学书法,特别是小孩,形成家庭学习传统书法的氛围,营造书香门第之家. 今天分享的是林散之的 草书作品,其草书作品70年代 ...
-
诗、书、画“当代三绝”,被誉为“草圣”,林散之书法精彩不让古人
林散之草书极讲究用墨干.湿.浓.淡的变化,精彩处不让古人.林散之谈用墨讲究辩证关系,如力求从枯笔中写出润来,黑大方圆者谓之枯等.看似矛盾的墨色关系,其实蕴含着精神气韵上的内在联系,卫夫人<笔阵图 ...
-
当代草圣林散之作品大观
林散之<自作诗附寄杨啸翁二律并书> 1914年 释文: 款署:甲寅九月十三午时,林霖. 林散之<四时读书乐诗抄>纸本 27×17.5cm 1921年 马鞍山林散之艺术馆藏 释文 ...
-
当代草圣林散之的小楷,难得一见!
近日更新一些林散之的书法资料,再次品味欣赏林散之早年的小楷,相差20年,风格迥异,他早年留下的作品大部分为楷书和隶书作品,这值得我们学习深思. 林散之<四时读书乐诗抄>纸本 27×17.5 ...
-
王镛:林散之是当代草圣,名不副实,因为他写的不是草书|王羲之|书法|行草书|草书|林散之|王镛
林散之是当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在书法方面,擅长草书,由于他在书法方面出名很晚,可谓是大器成,有行内人指出,林散之之所以出名较晚,主要是他在出名以前一直在"修养",积累了技. ...
-
号称“当代草圣”的林散之,楷书水平如何?专家说:有魏晋之风
有"当代草圣"美誉的林散之先生,可谓是大器晚成.林散之先生出生于1898年,但是一直属于默默无名,直到1972年8月,中日书法交流的时候,他的一幅草书条幅<毛主席词·清平乐会 ...
-
当代“草圣”林散之,楷书也了得!
我们常见的林散之的书法是这样的: 林散之(1898年-1989年),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等,生于江苏南京市江浦县,诗人.书画家,尤擅草书. 被誉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曾说:&q ...
-
林散之被誉为“当代草圣”,凭什么?读完此文或许你就懂了
林散之曾指出:"草书以'大王'为宗,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 林散之着重选取了这五人作为取法对象,不仅反映出他对草书史的认识和理解,也反映了他的审美取向和审美 ...
-
“当代草圣”林散之和历代草书大家相比差多...
“当代草圣”林散之和历代草书大家相比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