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审美:在身、在心、在境
相关推荐
-
薛永武:审美促进人才开发研究的未来趋势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随着美学对各种艺术和日常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我们应该加强审美促进人才开发的研究,认真把握人才与审美的互动关系:而"人才美学"的提出也彰显了美学对人才学的渗透,体 ...
-
寇鹏程 | 中国古典美学精神
美学作为一个学科虽然最早产生于西方,但我们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并不是附会"美学"这两个字,而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基因确实天然就是美学的.<中国古典美学精神>认为中国传统 ...
-
如何理解对于美感的三个层次分类?
美感的三个层次. 1.物感,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美感. 2.人生感.历史感,对人生和世界意义的感受. 3.宇宙感,对宇宙的无限和绝对的感受. 美感有不同层次.最大量的是对生活中一个具体事物的美感.比这高 ...
-
凤凰诗文|漫叙庄子美学
收录于话题 #美学随笔||凤凰诗文16个内容 #阅读漫谈||凤凰诗文11个内容 #随笔漫谈||凤凰诗文54个内容 #庄子1个内容 高山流水音乐:于秋旋-古筝 01 你好,庄子! 暴雨洪灾,病毒反扑,辛 ...
-
徜徉于美学的海洋
原创 柳淏君 稻花香里说丰年66 2月9日 徜徉于美学的海洋 -读<美学散步>部分有感 2.19 柳淏君 朱光潜先生曾言:"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
-
中国人的审美,向来“病”得不轻!
艺术需要阵地! ------------ 不知何时, 中国人的审美与病态挂上了钩, 似乎很早,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越国时的西施蹙眉捧心,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马未都曾对 "病态 ...
-
节临王羲之丧乱帖,这是中国人的审美,原来一直都没有变过
节临王羲之丧乱帖,这是中国人的审美,原来一直都没有变过
-
花事,中国人的审美之道
花事,中国人的审美之道 思量花材.选择花器.布置花供 插花无疑是一门手艺活 春节插花更是具有节日氛围 什么?不会插花?没关系! 我们早已准备了一份"插花攻略" 跟古人一起看看 那些 ...
-
不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
[文化评析·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 作者:龙其林(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长聘副教授.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编辑的 ...
-
身体是色情的,内心是善良的。 (2020年1月12日)中国人的审美在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
(2020年1月12日)中国人的审美在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以瘦为美,蜜桃臀是风景线,而现在追求的是大而美,下盘稳.小家碧玉不再是主流,细腰肥臀逐渐成为了优秀女性该有的标准形象. 看看马路上 ...
-
中国人的审美,“病”得不轻!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不知何时, 中国人的审美与病态挂上了钩, 似乎很早,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越国时的西施蹙眉捧心,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马未都曾对 "病态美&quo ...
-
中国人的审美,没救了!
中国人的审美,没救了!
-
探索审美新境
许久之前,审美是地域性的,是民族性的:如今,审美是全球化的,是融合性的:那么,许久以后呢-- 从小,耳濡目染的接触中式传统家具:慢慢成长中,开始学习制作中式传统家具:长大后,从事制作和经营中式传统家具 ...
-
2500 年了,她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和审美家底!
诗经,究竟有多美? 2500 多年了,它依然是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 孔子言"不学诗,无以言",意不读<诗经>,便不懂如何说话. 它是中国诗歌的开始,中国文学的总源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