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三)

诗歌鉴赏三首

一、江津送刘光禄不及

南朝·阴铿

依然临送渚,长望倚河津。

鼓声随听绝,帆势与云邻。

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

林寒正下叶,钓晚欲收纶。

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①。

注:①闉,读yīn,古指瓮城的门,此处“城闉”指城门,是作者归去的地方。

1、试分析“泊处空余鸟,离亭已散人”这句诗中“空”字的妙处。

2、这首诗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在内容与手法上有何异同?

将发石头上烽火楼

南朝·谢朓

徘徊恋京邑,踯躅躧②曾阿。
陵高墀阙③近,眺迥风云多。
荆吴阻山岫,江海含澜波。
归飞无羽翼,其如离别何!

注释:

①齐武帝永明九年,随君王萧子隆去荆州任刺史,谢朓从行,临走前,他登上建康西边石头山上的烽火楼,因感于离别而写下这首诗。谢朓此去荆州不久,便被同僚王秀之向武帝告密,武帝随令“朓可还都”。②躧:本指鞋子,这里是往上登的意思。③墀阙:“墀”为宫殿台阶,“阙”是宫殿前左右对峙着的一对高建筑物。这里的“墀阙”即指皇宫。

3、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风云多”“含澜波”的理解。

4、请从虚实的角度分析“归飞无羽翼,其如别离何”二句。

情诗五首(其三)

晋·张华

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

佳人处遐远,兰室无容光。

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床。

居欢惜夜促,在戚怨宵长。

拊枕独啸叹,感慨心内伤。

5、“清风动帷帘,晨月照幽房”句在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6、结合全诗,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女主人公“心内伤”这一情感。

参考答案:

1、分析:本题考查炼字。在解答时,除解释这个字的意思之外,还必须把这个字带入句中,疏通句子意思,并分析这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空”在此处是“只”的意思。作者来到江边送朋友,朋友的船已走了,但作者没有马上离开,而是一直站在江边徘徊,久久不愿离去。站了多久呢?江边“离亭”送别的人都已走了“散”了,鸟儿也因为人已“散”而聚集在一起,四周一片寂静,四周的静其实正反衬出作者内心的不平静,作者内心的空荡荡。一个“空”字,既是环境的描写,更是作者内心空荡、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体验。

2、分析:本题为分析比较题。除要对所提供诗歌从内容到手法掌握外,还必须回忆起进行比较的诗歌。题干说了内容与手法上比较异同,作答时注意分点作答,有逻辑,有层次。

参考答案:同:两首都是江边送别朋友的送别诗,都是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来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异:(1)李诗写临行送别,别后驻望;本诗着重渲染追送而不及见后的情感变化。(2)李诗写景相对概括,主要通过“孤帆”“长江”两个意象来表达不舍的惆怅;本诗铺展开来描绘,意象更为丰富,有诉诸听觉的鼓声、鸟鸣、风扫落叶等意象,也有诉诸视觉的远帆、暮云、离亭、晚照等意象,同时以三三两两的离亭人散和江畔钓叟来点缀,交织成一幅完整的秋江晚景送别图。(3)李诗纯叙事写景,情在景中;本诗除叙事写景之外,还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如“如何相背远,江汉与城闉”。

3、分析:本题考查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一切景语皆情语”,作答时要联系相关背景,理解作者所写景物中所蕴含的意思,即一语双关。

参考答案:“风云多”“含波澜”,移情于景,一语双关。“风云”即是作者登烽火楼所看见的景物——远处的天空风吹着云,变幻莫测,也隐含着对此去荆州的畏惧之情;“澜波”既指江海中险不可测的波澜,也指诗人此去荆州福祸未卜,对荆州人事险恶的担忧,用以寄托畏惧之思。

4、分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中的虚实结合。解答时要对虚实这一手法能辨析,知道眼前为实,想象为虚,并能联系诗歌整体,对其内容进行辨析,从而把握。

参考答案:诗中前三联叙写登上烽火楼的所见所感,都是眼前事眼前景,这是写实;“归飞无羽翼”,作者由眼前事眼前景想象到了荆州之后对都城建康的思念,这是虚写。由将去而未去荆州的此时,想到去荆州后的思归之日,宕开一笔,把时间与空间向纵深方面拓展,进一步的表现作者对京邑恋恋可舍。同时,“归飞”日与“别离”时二者在情感上的对比,“恋京邑”而归不得京邑,一虚一实,更好的表现作者心境之愁苦忧思。

5、分析:本题考查艺术手法中情与景的关系以及环境的渲染铺垫。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所体现的情感来体会把握。

参考答案:这两句诗,诗人精心选择了“清风”“晨月”这两个特定的意象,描绘了一幅清风入窗,罗帐飘动,晨月淡淡,照入闺房,主人公夜不能寐,临风怀想,对月兴思的图景,营造了一种清幽淡雅,宁静幽谧的境界,为后文写女主人公的留连之情、怅惘之感、冥想之态作铺垫。尤其“晨月”一语,把女主人公彻夜遐思之态、梦魂娈婉之情,全含蓄的表现出来了。

6、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诗主要表达忧伤之情,这种情感通过哪些情与景来表现,通过怎样的逻辑来叙说,这需要我们对诗歌整体有所把握。

参考答案:作者先描绘“清风”“晨月”这一图景,营造了一种清幽之境,为女主人公出场作铺垫;再正面叙事,指出女主人公处“幽房”乃因夫君在远方,幽房之内已无其音容笑貌;再写天上满月,流光溢彩,主人公仰头望月,怀念远人,低头却只见空床无人,内心无限忧伤;再把女主人公昔嫌夜促今日觉夜长的感慨表现出来,表现出孤独苦夜难熬;最后以轻击枕头与撮口呼啸表现内心的无限哀伤。全诗或以景写人,或于事见情,情与景融,事与人合,全面而深刻的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内心之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