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游世界的感悟:生活幸福了,应该感谢谁?

欠情如欠债,看似高尚,实则拖累
------张鹏
去了境外50个国家和地区,我经常会向当地人提出这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们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应该感谢谁?”
当然,我不可能问他们全国的所有人,所以,我得到的答案肯定只能代表一些个体。不过,我相信这些答案也能反映这个国家的普遍现象。不信的话,如果你在这些国家,或者你认识这些国家的人,也可以提出同样的问题,相信你得出的结论和我的很相近。
总的来说,我将答案大致分为下列3种。

1、感谢自己的努力
这是我去的绝大多数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答案。虽然他们中也会有人说感谢神灵(上帝),但由于宗教信仰人数的显著减少,所以,最后他们找不到需要感谢的对象,只好感谢自己的努力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几乎没有人会说感谢组织、政府或者领导。
在学习了奥派经济学以后,我觉得这些发达国家中那些依靠社会救济来生活的人,应该感谢他们的邻居。所以,我为此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即《英国朋友说:我们的福利都是邻居给的》。

2、感谢神灵的保佑
虔诚的宗教信徒才会选择这个答案。我发现,他们以伊斯兰国家为主。
也有一些佛教信仰比较普遍的国家中的一部分人会选择这个答案,比如尼泊尔、泰国、缅甸。

我去过印度9次,但印度的宗教比较复杂,其中最多人信仰的印度教是多神教。他们如果要感谢,也不会感谢一个神,而是一堆神。

不过,这些宗教气氛浓厚的国家,除了少数石油富国以外,一般都处在经济落后的水平,虽然他们一直有神灵保佑,但有的连温饱都做不到。所以,等他们生活幸福了,我再去问他们这个问题吧。
3、感谢领秀的恩赐
在我去过的国家中,只有我们的东北方向的邻国能够全国上下统一采取这个答案。他们的所有宣传都是围绕这个主题。以前这样的国家有三十多个,后来某大集团解体了,许多领秀也倒台了。估计目前最纯正的感谢领秀的只有这个国家了。
《世界十大经典名著》青少年版

我还去过古巴,我本以为他们会感谢卡翁,结果发现并非如此,人们争先恐后想跑到敌对国家米帝去,看来他们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
小结
许多人喜欢说:我们要懂得感恩。但是,我从逻辑上分析,如果要感恩,就要欠情。如果大家都欠情,那么,这种人际关系肯定复杂,并且会给施恩者与欠情者双方造成精神负担。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人际关系是相互成就、互不相欠,或者自愿交换、取长补短。这样可以保持人格的平等和个体的尊严。如果我总是要感谢别人,我会觉得这样的人生非常累。当然,我的观念可能不太符合国情,但我相信还是有一些认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