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奔腾的想念·盘锦纪行

一路奔腾的想念
——盘锦《思维与智慧》笔会趣谈
◎ 朱成玉
今年《思维与智慧》的笔会选在盘锦,有幸得到爱玲总编和文旗主编的邀请而参加,一些感动的和有趣的事,说给大家听听。

最先与渤海艺术院王绍斌先生相识,他说,“见到你,有点儿失望。”心里不禁一怔。
“因为我一直以为你是个女人,我的梦中情人啊!”继而一阵爽朗的大笑。
欢迎宴上,邵斌大哥取出珍藏多年的美酒,一醉方休。
在宾馆的走廊大厅,我们一起上演没有伴奏的演唱会,直到午夜,不肯散去。
离开的那天早上,邵斌大哥没有送行,他说伤别离,不忍看到这样的场面。这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人,一首曲折的诗,我相信,命运在他人生的上半场和他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但一定会在他的下半场,还给他一个圆满的幸福!

马德大哥是与我同房的人,寡言少语,却又不失温和。他是一个你见面第一天很难走进他内心的人,但是当第二天你开始走进的时候,你就越发能感受到那种内敛的魅力,就越发走不出来了。邵斌大哥有个玩笑,说我的文适合少女读,马德大哥的文适合少妇读,而且是受过心灵创伤的少妇,尤为爱读!哈哈。
一直听闻马德有些“傲慢、不合群”的传言,可是交往之后,完全是另一码事。不善饮酒的他把脸喝红了,“不合群”的他在我们的房间里办起了沙龙,几个人彻夜长谈,把他的茶喝个精光。
看来,“不合群”只是因为没有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啊!
分别时,与马德大哥拥抱,两个大男人,眼里竟然隐忍着泪水,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在这个尘世穿梭,有时候不得不戴上面具,有时候不得不违心说话,可是这四天,从头到尾,没有一刻不真实着,朋友们彼此间真诚的呼吸,让岁月静美,令万物低头。


鲁先圣大哥携小雨夫人赴会。这是令人艳羡的一对“郎才女貌”组合。鲁大哥妻美子帅,自己能文能武,又写又画,还经营着四家书院,这人生也真是一个美滋滋!只是,那天在场的所有人,都在质疑先圣大哥这位花蕊般的夫人,是一是二还是三?先圣大哥出示众多证据,小雨夫人还真是“一”!
先圣大哥学识渊博,尤其深谙酒文化,他在场,自己不喝酒,都可以用“酒文化”把你弄蒙圈喽!
对于鲁大哥这让人艳羡的各种完满,我和马德大哥决定给上点“眼药水”,那晚沙龙后,先圣大哥的眼镜不知丢于何处,第二日早上过来寻,不得。后于自己另一件衣服口袋里找到。这可是一个难得的“下手点”,早餐的时候,我和马德大哥凑到他们两口子跟前,故意问,“先圣大哥,昨晚怎么聊到9点半的时候忽然就没影了呢?那么早回去干嘛啊?”
先圣夫人赶忙说,“没有啊,他12点多才回来啊!”
“诶亚,那可是整整失联了将近3个小时啊,去哪儿了呢!”
哈哈,剩下的就不归我俩管了,逃之夭夭吧。临跑,还不忘提醒先圣大哥,“要不要过来再盛点土豆丝儿?”
估计那会儿他在心里回答了吧:“不用了,我自带着呢!”
遗憾的是,几小时后,并没有在先圣大哥脸上看到土豆丝痕迹,先圣夫人眼眶也没红,我们的“恶作剧”以失败告终。
分手那一天,我们以兄弟相称!山东多了一个先圣大哥,多了一个小雨嫂子,所得甚多,甚是欢喜!鲁大哥和小雨夫人目送我的背影进入检票口,我不敢回头,怕那一刻有不争气的眼泪再次流出。

与小平兄在酒桌上结了“梁子”,午宴我举报了他以水代酒,晚宴他怂恿别人给我倒酒,斗得不亦乐乎。斗酒有梁子,内心交流却无半点阻碍。

纳兰泽云口才极好,在很多所大学做过励志演讲。可是生活里却是安静的小家碧玉型,所过之处,芬芳一片。故而称之为“纳兰飘香”。

晓龙社长平易近人,酒量惊人,爱开玩笑,幽默风趣。人也倍儿帅,眉如隶,鼻似楷,怪不得领导了那么一群正能量满满的人,和那本正能量满满的《思维与智慧》呢!

爱玲总编依旧和蔼可亲,几年没见,她有些认不出我了,说我胖了许多。我可是带着减肥20斤的丰硕成果来的,爱玲大姐一句话就给否了,唉。

文旗主编酒量甚好,就是喝得慢,好酒需慢品,人生也一样。他才思敏捷,打油诗张嘴就来,更绝的是,他为每个作者都做了一首打油诗,传神而精妙!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王举芳,第一天晚上到的时候,跑到我身边一个劲儿让我猜,我没猜出来,她早就知道我参加笔会,却故意没告诉我,就是想让我现场猜猜。一个豪爽的,毫无芥蒂心的真诚的人。喜欢和马德与我一起拍照,我们的组合遂得名“高富帅”。
我琢磨着,她若与纳兰、凤娟一起合影,岂不是该称之为“白富美”了嘛!

柏清,一个可爱的女子,可以起到很好的活跃气氛的作用。

继颖,也是一个话语不多的女子,却灵慧得很,写得一手好文章。来之前,在QQ上与我交流,问我是否该准备一些什么。我说无需准备什么,只需要清空一下内心就好,把各种繁杂和忧虑都清空掉,然后盛装一些美好回去。
不知道,她盛装回去的那些美好,消化了没有?


艳霞,我的黑龙江这嘎达的老乡,新势力美文写手。米丽红,也是第一次见,文静优雅。还有两位老先生,一位是本家朱荣章老先生,一位是前《演讲与口才》主编高伟杰老先生,仙风道骨,侠骨柔肠。


短暂的几天,让我收获太多。分别那天,各自离开盘锦后,微信群里各种留言纷至沓来,“我已到家,感谢大家!”“我已转入高速,1小时后到家。”……满满的都是感动。


这一路奔腾的想念,再也跑不出那个叫盘锦的地方,跑不出红河滩,那炫目的红。
盘锦,盘根错节着,一群真诚的人,和他们锦缎一般的想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