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鉴》怔忡、惊悸
相关推荐
-
特色专栏 | 2021年第2期验方拾珍
验方拾珍 [栏首语] 近代西医东渐,民间验方面临亡佚风险.1929-1937年,以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主体的中医界有识之士,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祖传秘方.名家效验良方,并通过规范严谨的审查程序,对验方逐一 ...
-
怔忡惊悸
[处方]当归1钱2分,川芎7分,白芍1钱(炒),生地黄1钱2分,白术1钱,茯神1钱2分,远志(甘草水泡,去心)8分,酸枣仁(炒)8分,麦门冬(去心)2钱,黄芩1钱2分,玄参5分,甘草3分(一方无远志. ...
-
《女科切要》卷七 产后怔忡
产后怔忡 大圣散 治产后因惊而发心神不定,怔忡恍惚. 川芎(一两) 黄 (一两,蜜炙) 当归(一两) 木香(一两) 人参(一两) 甘草(一两) 茯神(一两) 麦冬(一两) 上药锉为末,每服七钱,姜三片 ...
-
[卷第一百六十 产后门]产后语言妄乱
[卷第一百六十 产后门] 产后语言妄乱 论曰愁忧思虑则伤心,心虚故邪从之,新产之人,内亡津液,而血虚志弱.使人精神昏 乱,语言错谬,恍惚不宁,甚者变狂癫之证.治宜补血益心,安神定志.则病自愈. 治产后 ...
-
怔忡、惊悸.古今医鉴
脉 心中惊悸,脉必大结,饮食之悸,沉伏动滑. 病 夫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如人将捕是也.多因富贵戚戚,贫贱不遂所愿而成.属血虚,有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瘦人多是血少,肥人属痰. 夫 ...
-
《古今医鉴》
痔漏 脉 沉小实者易治,浮洪而软弱者难治. 病 夫痔漏者,肛门边内外有疮也.若成 不破者,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沥久不止者,曰漏也.由乎风.热.湿.燥合而致之.其状有五∶曰牡,曰牝,曰脉,曰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
新刊古今医鉴
新刊古今医鉴
-
【《药性\药性赋/古今医鉴》】三
业医之道,药性为元.品味虽多,主治当审. 人参补元气,泻虚热而止渴,色苍肺实休凭. 黄芪补三焦,敛盗汗而抵疮,肥白卫虚宜准. 白术健脾强胃,主湿痞虚痰. 苍术发汗宽中,导窠囊积饮. 茯苓安惊利窍,益气 ...
-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王宇泰先生订补古今医鉴 16卷
-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
新刊古今医鉴 八卷
-
『中药方剂』中药方剂之化湿利水方剂类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11. 胃苓汤<古今医鉴> 组方:苍术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5克 猪苓15克 泽泻15克 陈皮15克 厚朴15克 芍药15克 桂枝10克 干姜10克 甘草10克 大枣5枚 适应症:用于 ...
-
麻疹.古今医鉴
麻疹证治例 按麻疹出自六腑,先动阳分,而后归于阴经,故标属阴,而本属阳.其发热必大,与血分煎熬,故血多虚耗,首尾当滋阴补血为主,不可一毫动气,当从缓治,所以人参.白术.半夏燥悍之剂,升阳升动,阳气上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