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的冷 || 张月明

(0)

相关推荐

  • 李明君《腊八姐》

    腊八姐 在我的记忆中,有关"腊八"的内容最深的莫过于"腊八姐"的传说了. 小的时候,感觉天气比现在要冷得多.一入冬大雪便纷纷落下,地上都被冻得裂了口子.农村又比 ...

  • 徐炳坤 | 那年月,那土炕

    那年月,那土炕 文/徐炳坤 星期天的上午,我驾车由县城赶往老家,到家后打开了老家房门,进了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40多年前的土炕,不由自主的上炕盘腿坐了会儿,随即浮想联翩-- 土炕,平平整整.四周见 ...

  • 【灵璧随笔】记忆中的稻草火桶

    记忆中的稻草火桶 文/聆听雪静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今天这零下五度的温度,恰逢周末,我就在家"抱被窝"  啦!突然好怀念火桶.火桶是皖南地区以及湘西地区的御寒器物,现在南方很多 ...

  • 于月仙的骨灰将会安葬在赤峰老家,母亲在等待过程中数次晕厥

    于月仙的追悼会正式举行完毕.虽然说是一场意外,但谁都没想到,年仅50岁的于月仙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由于疫情的原因,赵本山本人以及本山传媒的众多明星大腕,都没办法来到现场送于月仙最后一程,而她的 ...

  • 寒冷的冬天,古人如何取暖?(上)

    天气渐寒 取暖成了关键词 古人有哪些取暖方式呢?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问刘十九>写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清中期 掐丝珐琅火盆 故宫博物院藏 白居易所说的 ...

  • 乌盟老家火盆记忆

    〓 第 1376 期  〓 文|苗兴  编辑|王成海 每到供暖季节,我总会怀念起儿时老家那个制作简单实用而又暖烘烘的火盆!它勾起我一幕幕欢愉的回忆,一大家子围着火盆拉着家常的场景,时常浮現在我的眼前, ...

  • 【生活随感】淮安中秋月 || 张月明

    作者:张月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如今,有点文化和没有点文化的人都会斯文地来上这么一句.在淮安炒卖海景房的人,恨不得把海上的月亮说成是另外一个月亮.其实,月亮在 ...

  • 【随感】淮安的夏天 || 张月明

    作者:张月明 刚入伏,淮安就开始热:等到全国都热起来了,淮安反而又显得凉快了. 都说淮安四季分明,春天应该信守规律,滞留多少时日服从分配.可一过五月,气温就上了30摄氏度,室外的阳光下,也有了火辣辣的 ...

  • 香烟|| 张月明

    作者:张月明 香烟是舶来品,旧称烟卷,民国时期由西方传入,中国老百姓过去抽的是旱烟叶,铜烟袋锅儿,竹制的杆,玉或者翠的嘴儿,大多数则是玻璃制作的,杆上挂着一个烟布袋,农村老汉,东北婆姨,独善此道.烟锅 ...

  • 迷惘的年 || 张月明

    作者:张月明 只要活在世上就要过年.记得小时候过年,父母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哪一天大扫除,哪一天祭祖,哪一天送灶王爷上天,哪一天又把他接回来.到了时间,每家每户都很神圣地走程序,仪式很虔诚.清时,淮安 ...

  • 这张纸关乎生命安全,别扔了|| 张月明

    作者:张月明 很多人吃药是不看说明书的,买回药把药板抽出来,说明书和盒子就都丢掉了.有人对我说,现在的药品说明书上面都是艰涩难懂的废话,反正看了也看不懂.知道一天吃几次,一次吃几粒就是了. 必须承认, ...

  • 邹丰毅与清江浦运河拉纤号子||张月明

    作者:张月明  "南下的船哟,北上的马呀, 御马头下,歇息脚呀, 都天庙上,敬柱香呀, 牛行街里,换新叉呀, 十里花街买枝花啊, 状元桥上儿孙跨哟, 浦楼塔上喝老酒啊, 闯下滩头过大闸哟.. ...

  • 【随笔】黄河以南 || 张月明

    作者:张月明 曾经,淮安人赌咒发誓会拿沭阳人调侃,说谁要不凭良心,出门遇到沭阳人.不经想,河南人也是北上广人的嘲弄对象.河南人就像一块马路上的井盖,车碾人过,不发出一点响声.默默无闻地承受着一切. 冯 ...

  • 【生活随感】秋阳下我的柳暗花明 || 张月明

    作者:张月明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帷,一时我的写作室里满屋灿烂.坐在电脑前,温一盏安化黑茶,尽情地释放着木然和呆滞.     二三个月了,也许更长些,当朋友微信我:你到哪儿折腾去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

  • 和去年相比||张月明

    作者:张月明 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明天是今天的重复.日子相似得像复印出来的纸张.实际上今天不会是昨天,明天也不会是今天.昨天今天不但气温不一样,心情不一样,天上飘浮的云彩也不一样.高铁站里每天都是拥挤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