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65岁也不晚 2024-04-28 04:50:52 公元399年。长安城五重寺里的法显已经是一个65岁老和尚了。从3岁就开始出家,他已经念了62年的经。适逢五胡乱华期间,北方战乱频繁,异族你方唱罢我登台,兵祸连年,和尚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由于佛教初盛,典籍都是西域流传过来的二手货,有典籍而无戒律,佛门内部差别很大。依附权势者锦衣玉食,吃斋苦行者艰难求生,甚至还有和尚带头造反,乱世称王。佛门怎一个乱字了得。一句话,就是当和尚应该遵守哪些规矩,连和尚自己都不清楚。根据敦煌出土的户籍资料,即便是在盛唐,中国普通民众的平均寿命也不超过40岁,一般年份35岁左右。法显在乱世里活到65岁,已经是难得的高寿。这个年纪,一般中国人都给自己准备好棺材了。但也许正是因为目睹了太多佛门乱象,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法显才有种时不我待的急迫——他想了几十年“取经”的事,想去佛教的发源地看看真正的和尚应该怎么当。再不出发,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因为后世的一部大红大紫的《西游记》,很多人以为玄奘是西行求法第一人。其实,玄奘出发的时候,已经是法显之后的两百多年了。当年没有世界地图,也没有道路可以翻越吐蕃所在的荒凉的青藏高原,所以去天竺都是绕大圈。先一路沿着河西走廊到达西域,转向西南穿过今天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于阗(新疆和田),再南越葱岭,取道巴基斯坦东入恒河流域,才能达天竺。这个上万公里的大圈子,就算是今天装备高科技的旅行者可能也很难完成。法显西行路线而法显的时代地理知识匮乏,没有任何地图、定位、攻略可以依靠,一路上大江大河,沙漠雪山,完全要靠双脚来度量。在法显之前,有中原僧人不满典籍匮乏,开始陆续西行取经,但多半只到了西域,没有一个人真的达到天竺。最著名的是中原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受戒比丘,也是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朱士行。他是三国时期魏国人,47岁才在洛阳出家,法号“八戒”——没错,他就是《西游记》里面猪八戒的原型。但《西游记》完全歪曲了他的形象,从历史事实而言,唐僧只能算是他的徒子徒孙。而且朱士行某些方面比唐僧牛逼多了——他西行求法的时候已经58岁,只比法显年轻一点。朱士行最远到达了西域于阗,后来在此去世。他翻译的经书是弟子后来带回中原的。比朱士行出发的时候还要老7岁的法显,想要走得更远,完成这趟水深火热的旅程,恐怕自己也抱着必死的决心。整整3年的漫长旅程,从出发时候的5个人,到最多的时候11个人,等到最后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帕米尔高原进入天竺境内的时候,只剩下3个人。“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帜耳。”翻越最后的雪山(如今阿富汗境内的苏纳曼山)时候,又冻死一个。68岁的法显抱着同伴尸体老泪纵横:命也奈何!然而一转身,他还是咬牙继续前行。法显在天竺取经8年,又渡海去狮子国(斯里兰卡)2年,最终于公元412年搭乘商船从海路归国。一路遭遇狂风巨浪,大难不死,最终有如神助般在78岁高龄,抱着他十几年收集来的真经,孤身一人成功返回故土。直到86岁高龄去世,法显一共译出了经典六部六十三卷。他翻译的《摩诃僧祗律》,也叫大众律,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对后来的中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记录自己行程和沿途风土人情的不朽名篇《佛国记》,至今都是研究印度和斯里兰卡历史地理的权威标本。玄奘把法显当做偶像,他的西游,很大程度上是向自己的偶像致敬。但论艰苦程度和路途长短,恐怕不及法显。玄奘26岁壮年西行,在西域得到官方资助,归国后倍享尊荣。而法显,古稀出发,耄耋而归,一直都是个人行为。除了默默译经,在历史上并无显名。玄奘西行路线我2015年游斯里兰卡,专门去拜谒过法显在阿努拉德普勒的遗迹。在我看来,在较为封闭、缺乏冒险精神的中国历史中,法显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可以拿出来和西方大航海时代的探险家们相提并论的伟大行者。古代走得远的人有很多,但是在年纪比法显老、困难比法显多、决心比法显大的,恐怕没有。我今天讲这个故事,是因为经常听见某种叹息:没钱、没学历,语言也不行,没法出去了……但凡听到这种话,我都觉得无以应答。因为我知道,这背后缺的东西,其实和财富与学识无关。还有什么,比58岁的朱士行、65岁的法显,不远万里,九死一生深入异邦,学习陌生的语言,搬回一堆晦涩的经书更难?特别是法显的故事里,我看到的其实不是信仰,而是决心——事在人为、向死而生的决心。勇气和办法,其实都来自于决心。从来没有万事俱备,成事未必要等东风。畏首畏尾,永远困难无数;破釜沉舟,方得柳暗花明。所以如果你心存一念、矢志出发,不论是何时何地,去向何方,我觉得都不晚。65岁从乱世出发都不晚,你怎么可能会晚?万里独行又何如,明朝仗剑歌都护。end 赞 (0) 相关推荐 东晋高僧法显:西行求法第一人,路线与当今“一带一路”相契合 题记 星星是亲人的眼睛,无论你身在何方,它总会在晚上照亮你前进的方向.身在异国他乡,尤其深夜抬眼仰望星空,思乡之情不觉油然而生,那故乡的星可也是如此暗淡又幽明?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 二大爷|有些事,65岁也不晚 公元399年.长安城五重寺里的法显已经是一个65岁老和尚了.从3岁就开始出家,他已经念了62年的经. 适逢五胡乱华期间,北方战乱频繁,异族你方唱罢我登台,兵祸连年,和尚的日子也不怎么好过.由于佛教初盛 ... 65岁老人坦言:再找老伴,只有谈好3件事,晚年生活才会幸福 前言 人老之后,最渴望的是陪伴,最害怕的是孤独,所以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单身老人会迫不及待的想再找个伴过日子,是他们需要谈情说爱吗?不是,是他们需要陪伴,需要温暖,只有陪伴和温暖才能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 ... 65岁大爷自述:拒绝保姆的追求,是我做得最对的一件事 导语: 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去探讨的故事是,一位大爷拒绝了保姆的追求,大爷说拒绝保姆的追求是他做过最对的一件事情,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去听听他的故事. 支大爷: 我今年65岁,我老伴已经去世了,我侄女都 ... 65岁后,进入生命“决定期”,日常做好3件事,长寿与你握手言好 玟丽生活 关注 2021-05-02 17:14 年过65,已进入老年期.在这个时候,身体的衰老可能会让很多老人不能做他们想做的事.老人若要积极抗衰老,增强体质,应多加注意.一般情况下,保持良好的生活 ... 同是春晚老牌笑星,65岁陈佩斯生活幸福,而他却因病与世长辞 大图模式 说起春晚的笑星,咱们首要想到的肯定是陈佩斯了,早年间陈佩斯与朱时茂一同登上春晚,给咱们带来了许多的著作,每一部著作都让咱们印象十分深刻,现在的陈佩斯现已65岁了,尽管现已很少呈现,可是日子却 ... 65岁老人坦言:再找老伴,只有谈好这3件事,晚年生活才会幸福 前言 人老之后,最渴望的是陪伴,最害怕的是孤独,所以我们会发现有很多单身老人会迫不及待的想再找个伴过日子,是他们需要谈情说爱吗?不是,是他们需要陪伴,需要温暖,只有陪伴和温暖才能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 ... 她用努力告诉我们:65岁开始学国画也不晚! 111 刘澍 黄牡丹 古往今来比比皆是的实例告诉我们,习书作画延年益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许多老年人在退休之后寄情笔墨丹青,今天小编给朋友们介绍的这位老人名叫刘澍,女,出生于1926年,她在青年时 ... UC头条:88岁院士研究失眠60年: 睡不好的人, 少吃3物, 多做2事, 可安睡一整晚 失眠早就成为困扰我国多数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在我国有着3亿的人患有失眠,每年失眠的人数在逐步增加,并且失眠导致的焦虑.抑郁.自杀率都是非常高的.不仅如此失眠还会造成疾病的产生.因此患有失眠 ... 65岁退休老人坦言:若想余生过得安稳顺遂,请不要去做这4件事 原创华贵禅心 2021-03-18 08:44:41 退休,是很多在职人员的梦想,偶尔闲聊时,都会说,如果我退休了,我就去做什么什么的,可真正到了退休的时候,才发现是此一时彼一时了,并没有曾经畅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