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称教师上课少,是因为制度规定他们要"承担教学研究任务”
相关推荐
-
老胡观点:教研=科研? ——谈教研与科研的区别与联系(下)
四.教研与科研的内在联系 尽管教研与科研在诸多方面有所区别,但我们认为教研与科研的区别是相对的,二者都共同作用于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教研是基础,科研是提升,教研与科 ...
-
老胡观点:职称评审之后,就不需要课题研究了吗?
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案例一:前一段时间,在与一名老教师的交流过程中,他总是习惯性地说这样一句话:"我的高级职称已经评审过了,课题对我也没什么用了,主要是几个年轻教师还需要用,所以课题就挂我名 ...
-
老胡观点:课题申报有必要与职称“挂钩”吗?
(一) 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老师:我所在的学校几乎没有科研工作,领导只要成绩,想搞个课题得自己找别的学校老师. 我:做课题还需要资格吗? 老师:主持人需要资格啊!?我现在是小高,主持人需要小高高级别. ...
-
老胡观点:评职称课题“够用”就止步了吗?
最近,与一名教师聊天时说,她的课题已经做了好几个了,还有再申报课题的想法.而另外一个教师却说:"别费劲了,课题够用就行,再多也没用,等职称评审之后再做课题吧?"此外,我们还经常听到 ...
-
做一名高职称教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东原新语] [核心提示]作为教师,指标的事我们"管不了",他人晋升的脚步我们挡不住,我们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如果你"跑"得比别人 ...
-
晋升高职称是一件好事,但身为教师却要拿得起,放得下才会幸福
[平湖一柱 第1510期 ] [核心提示]祝愿天下所有教师端午节康安!也祝愿天下教师,职称是一件"名利"双收的事,一定要晋升,但却一定要谨记,不能为职称所累,不要为职称伤了同事情, ...
-
教师上课的三少和三多
为了提高教师的上课效果,教师应该以改原来的教学方式,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才可以. 三少 一.少说:让学生一节课坚持四十五分钟始终听你的,那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你说的天天花乱坠学生也坚持不了三十分钟,你 ...
-
一名教师,少嫉妒,多努力,心态阳光向上,职称才会晋升的快
[平湖一柱 第1373] [核心提示]做教师,当做一个心胸开阔.心理阳光.积极上进的人,千万莫做那个自私短视心怀嫉妒的俄罗斯农夫! 有一个俄罗斯的民间小故事说:一个农夫发现了一盏神灯,碰触神灯后,一个 ...
-
假若取消了教师职称,讲课不好、成绩不高的教师依然不会领到高薪,打定了终身做教师的主意,追求职称是上上策
[平湖一柱 第1371] [核心提示]作为一名教师,打定了终身做教师的主意,追求职称是上上策,要想领高薪,就应追职称,就应努力提升自己.好好工作,讲出好课,教出高成绩,写出好论文,做出大课题,舍此,一 ...
-
赵洪波:作为一名教师,高职称要追,但却不能为其所累——读建国先生美文有感
[东原新语] [核心提示]我们追求职称,职称给我们带来的是经济利益和面子的光鲜,或许还有一定程度上的对工作的肯定.为职称所困或许是很多人的梦魇,但其实,在我看来,职称不过是一个虚耀的光环,人有了衣食无 ...
-
【当代诗家/朱玉明】高格从来知己少,孤芳只合素心人
朱玉明,1952年生.江苏泗洪人,中共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江苏省<中青年诗词选>编委.宿迁市诗词协会副秘书长,宿迁市楹联协会副会长,解放军红叶诗社宿迁分社副社长,泗 ...
-
须注意招聘“名校+高学历”教师的“副作用”
吕建 16人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其中6名是博士,这是广州某知名中学招聘的教师.不久前,"深圳一高中20位新老师19位来自清北"的新闻也登上热搜.如今,高学历名校生成为中小学招聘 ...
-
教师培训要从制度推进走向文化引领
周建国 "教师培训年年搞,教师年年一个样".这句话虽有夸大之嫌,但当下不少学校教师培训依旧低效却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培训缺乏必要的压力倒逼和动力引领机制.基于此,笔者以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