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43)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7条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57条 0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论>:"烦者,热也.发汗身凉为已解,至半日许,身复热,脉浮数者 ...
-
远怀说伤寒(15)——条文十八、十九、二十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1周前 18.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按:"解"即为解题的解,有问题就得解开啊,解便是解决问题,解肌就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2条
00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注解伤寒论>:"风,阳也.寒,阴也.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也.荣病,发热,无汗,不恶风而恶寒:卫病,则发热, ...
-
远怀说伤寒(32)——条文卌二、三、四
原创 远怀中医 星光片羽 昨天 条文42.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条文43.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条文44.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45条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45条 0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注解伤寒论>:" ...
-
【伤寒论条文及学习笔记】伤寒论第4条第5条
00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燥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注解伤寒论>:"太阳主表,一日则太阳受邪,至二日当传阳明,若脉气微而不传阳明,胃经受邪,则喜吐 ...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245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245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245.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也,汗出多者,为太过.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者,为阳绝于里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0)——阳明胃家实之大承气方证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0) 第三章.阳明病 第二节阳明方证 十.胃家实证 1.大承气汤 伤寒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
本文根据本群各位老师讲课的内容,尽量进行了剔除错误.删烦就简.增补遗漏,修订而成.为了突出学习的完整性.系统性.风格一致性,对讲课记录进行较大的修改,也不再列出哪位老师讲哪部分内容. 本群各位讲课老师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8)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11.麻黄汤 「太阳伤寒」之「脉浮紧.发热.恶寒.无汗.头项痛.身痛」乃麻黄汤证之典型证. [组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约28克).上四味,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7)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8.桂枝加葛根汤 [组方]: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二两.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6)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5.桂枝加黄芪汤 [组方]:桂枝,芍药各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芪二两.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5)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插曲]:刚学过太阳中风的桂枝汤.伤寒论中以「六经名+中风」作为题首者,共8条,即各经都有「中风」条文.于是,以内经解释者认为,各经皆有「经证」,或者说,各经皆有自己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4)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一个特点,是直接从方学起.而不是先学药理,再辩病因,根据病因选药组方,不走这条路. 什么是经方?是张仲景继承<神龙本草经>.<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
第一章.太阳病 第一节无方证条目 第8.9.10三条,是岐黄家言,恐后世所添加,略去. 伤寒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2)
第一章.太阳病 什么是太阳病?按照内经解释来说,有将「手足太阳经络」联系起来的,有将「太阳寒水之气」联系起来的,有将经络.膀胱.小肠.气化合起来考虑的,还有提出「经证」.「腑证」.「本病」.「兼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