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探奇】南越笔记-罗浮

READ

罗浮

蓬莱有三别岛,浮山其一也。大古时浮山自东海浮来与罗山合,崖?皆为一。然体合而性分,其卉木鸟兽至今有山海之异。浮山皆海中类云。《汉志》云,博罗有罗山,以浮山自会稽浮来傅之,故名罗浮。博,傅也。傅转为博也。浮来博罗。罗小,浮博而大之;罗卑,浮博而高之。故曰博罗也。或曰,罗山亦蓬莱一股,故浮来依之,罗主而浮客,客蓬莱而依主蓬莱,故袁宏竺法真作登山疏,皆言罗而不及浮,言主而客在其中也。然罗为浮主,而罗浮之东麓有博罗之白水山焉,西麓有番禺之白云山焉,与之鼎立,人亦以为三岛,则罗浮又为白水白云之主矣。其峰四百三十有二,罗与浮半之。游者自西而人,则罗多而浮少;自东而入,则浮多而罗少。罗之颠曰飞云,其西有三峰,亦峭绝鼎峙,往往中夜可候日,而浮山极颠,每当雨霁,白云汹涌四出,大风荡漾,乍往乍回,若尚在大海之中,浮而未定,尝欲远于罗山然者。或曰,首阳大华一山而分,罗与浮二山而合,实有巨灵主之。分之者,所以通黄河;合之者,所以镇南海。然二山下合而上分,其颠有分水凹,是曰泉源山之交?奥也。水分于西则为罗,分于东则为浮。浮之水与罗相吐吞,罗之山与浮相补缀。水分其上而山合其下,故观其合而得山之情状焉,观其分而得水之情状焉。当二山之交,有磴穹然,如衡二砥柱,峙其两端而色苍黝,是曰铁桥。非桥也,一石飞空,袅袅数十百丈,上横绝?,下跨悬崖,以接二山之脉,故曰桥也。盖浮山善浮,下有浮碇冈以定之,上又有铁桥以贯之,而后与罗长合而不离也。山故有二铁桥,皆天生石梁,而此为上铁桥,其在大石楼南者曰下铁桥。大石楼在上铁桥西,相去五里许,有小石楼。三石对峙,上下俱方,峻削崭空,岌岌欲堕。登之则重檐四柱,窗户相通,烟霞开阖,常若有人往来。度其高,仅得山顶十分之四,然俯视沧溟,夜半见日,亦不减飞云之上焉。二石楼两峰相际,其脊乃铁桥。故凡登飞云者,自二楼而上,必度此桥,率以此为铁桥矣,不知乃下铁桥也。盖石楼二以大小分铁桥二以上下分也。下铁桥西有一大瀑布,所谓分水□泉源,为二山之界者。罗浮瀑布凡九百八十有奇,流为长溪者七十有二,潴为潭七,为神湖一,为渊池者六,天下名山未有瀑布多于此者。

作者简介

《南越笔记》由李调元撰写,十六卷,依事类分卷。首记民俗,所录优美民歌,多为好诗。全书时有粤方言词语,首卷专条尤为丰富。方言字及至今字书失收字不少。二、三卷记山川,特详水系、地貌。述山脉时附考证。文字清丽,可作山水游记读。博物、工艺比重大,记岭南珍禽异兽鳞介昆虫甚多,颇从经济资源角度着眼。又间附工艺流程、有关谣谚。近世西欧物质文明东渐足迹,亦有反映。卷七记少数民族,提供了民俗、民族、宗教、社会、史学诸学术领域大量重要史料。

李调元(1734年12月29日—1803年1月14日),中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著有《童山诗集》40卷,戏曲理论著作《曲话》、《剧话》等。《曲话》和《剧话》多摘引前人的戏曲评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品读好诗词

品读经典 品读好诗词

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

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

(0)

相关推荐

  • 【古文探奇】南越笔记-玲珑岩

    品 READ 读 玲珑岩 去始兴江口十里,有二山在城南,崟岑对峙,左大而右小.左山多岩穴,大者曰玲珑岩.岩中有岩,以大小相间.燠室凉房靡不备,类巧者之所为.其最胜者凡八岩.初自南壁上为二小岩,形如半月 ...

  • 浮生半日

    四川安州有罗浮山,早闻其大名.此山跟广东惠州的罗浮山同名,在蜀中并不高,但是非常有特色.我因去千佛山半道受阻,便折返回来,直奔这个地方. 到达的时候已经接近五点,天气阴冷,游人稀少.景区大门就在半山腰 ...

  • 北宋名臣陈尧佐与惠州的不了情

    来源:今日惠州网 公元998年,北宋王朝迎来第三位皇帝赵恒,也就是宋真宗.宋真宗赵恒即位的当年三月与五月,两次下达诏令,要求大臣们积极为朝政献计献策.此时,刚满35岁的陈尧佐,正担任开封府推官(法院院 ...

  • 罗浮“云斗”与“夜乐池”

    罗浮山四百三十二峰的绝顶--飞震峰有两大奇景:"云斗"与"夜乐池". 飞云峰的云海名闻遐迩,有一首古诗说: 震霞太古云,至今未开辟: 山气直汹涌,随风洒精液. ...

  • 【古文探奇】南越笔记-罗浮百合

    品 READ 读 罗浮百合 罗浮百合,最盛.根如葫蒜而大,重迭二三十斤,相合如莲瓣,故名百合.色白,和肉煮之,或作粉,益人.五六月一本一花,花红白如文殊兰.重常倾侧,名天香.中有檀心,色黄,味甘,宜蜜 ...

  • 【古文探奇】南越笔记-地肾

    品 READ 读 地肾 罗浮多地肾.盖松之膏液,因郁蒸之气而成,或松花落地而成.一名松黄.其为状小若弹丸,大若鸡卵.红黄相错,一一晶莹.熟之,味甘以香.庵僧尝以甜薯.百合.笼箜.竹胎.涌生.葛乳杂之为 ...

  • 【古文探奇】南越笔记-桃金娘

    桃金娘 草花之以娘名者,有桃金娘.丛生野间,似梅而末微锐,似桃而色倍赭.中茎纯紫,丝缀深黄如金粟,名曰桃金娘.八九月实熟,青绀若牛乳状,味甘可养血,花则行血.或谓产自桂林,今广州亦多有之. 作者简介 ...

  • 【古文探奇】南越笔记-菭树石柏

    菭树石柏 南海有菭树,附石而生.有枝无叶,侧类石柏,气似菭.岁久坚凝,风日雨露不能浥损.色黝以苍,大者咫尺,小数寸.根干为决明.蛤蛎所因依,波涛所喷啮,沙石所轧蹙.谽谺窟窦,劲峭曲诘,大类绣涩古铁,亦 ...

  • 【古文探奇】南越笔记-夜来香珍珠兰二花最香

    夜来香珍珠兰二花最香 夜来香,藤本,花微黄,分尖瓣,入夜始开,香特奇郁.又珍珠兰,藤本,花蕊累累如贯珠,骈附于梗,色微黄,香特浓郁.又如鱼子状,亦名鱼子兰.二花,花之最香者. 作者简介 <南越笔 ...

  • 【古文探奇】南越笔记-解草果

    解草果 解草果,人多种以为香料,盖即杜若,非药中之草果也.其苗似缩砂,三月开花,作穗色白微红,五六月子结其根,胜于叶,味辛以温,能除瘴气,久服益精.明日,令人不忘. 作者简介 <南越笔记> ...

  • 【古文探奇】南越笔记-高凉姜

    品 READ 读 山水 女子十二乐坊 - 自由 高凉姜 高良姜,出于高凉,故名.其根为姜,其子为红豆蔻.子入馔,未拆开者,曰含胎.以盐腌入甜糟中,终冬如琥珀,味香辛可脍.其根不堪食,而药中多用之.人不 ...

  • 【古文探奇】南越笔记-薯

    薯 东粤多薯.其生山中,纤细而坚实者,曰白鸠莳.似山药而小,亦曰土山药.最补益人.大小如鹅鸭卵,花绝香,身上有力者,曰力薯.形如猪肝,大者重数十斤,肤色微紫,曰猪肝薯,亦曰黎峒薯.其皮或红或白.大如儿 ...

  • 【古文探奇】南越笔记-胡蝶树

    品 READ 读 胡蝶树 胡蝶树高三五尺,叶皱而有棱,蓓蕾丛生,至二三十许.花皆四朵相对,须眼微具.一花谢,一花复开,相续不断.新会白水为盛. 作者简介 <南越笔记>由李调元撰写,十六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