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开歧:今天的日历上,记录着三台人的英雄壮举
相关推荐
-
随笔 | 我妈在六十年代的一段经历
我这个人粗心大意,经常听此忘彼(不怪我,主要是人的回忆,最容易记住的是画面,最不容易记住的是时间,而听者没有时间参考,就很难把记忆汇成系统,这里的年份还是老妈苦思冥想记到一个关键点才能确认的),听了一 ...
-
遇见你,走到底
世界如此之大,我们总能幸运地遇见一些人,温柔了岁月,感动了时光. 史铁生笔下的母亲是温柔而又坚强的,在他一次次被生活逼进狭仄的黑色地带时,是母亲不断地用自己的语言告诉他这个世界有多美好.我想,也许这便 ...
-
史玉仙 | 外公外婆的爱情
外公外婆的爱情 又到了外公外婆的祭日,我怀着深深的思念之情写下外公外婆的爱情故事,谨以此文缅怀我亲爱的外公外婆! --题记 2003年的11月11日,外婆辞世,两年后的同一天,外公仙逝.这也许是个偶然 ...
-
周志贤 | 你了解“外婆”“外爷”等称呼的来历吗?
周志贤 | 你了解“外婆”“外爷”等称呼的来历吗?
-
武 斌:【我的大舅】
文/ 武 斌 图/源自网络 我的大舅 ◎ 武 斌 我离开高家庄的时候大约六七岁,又随了已经先回到娘家的母亲,开始一段在舅家的生活,大约七八个月的时间. 舅舅家村庄是一个叫陈闫的村子,和高 ...
-
特等奖作文《聚一起》,不一样的视角与表达
这篇是江苏省第十九届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特等奖作文,在此邀您共赏析. 聚一起 常州市 初三 阚晨洋 "咚咚锵,咚咚锵,咚个哩个锵--"远远地,嚣声便传到了.好一个锣鼓喧天,好一个热 ...
-
你心里有没有一个过不去的坎儿?
心结这种东西,很多人都会有.有的结,或许能解开,有的结或许一生也解不开. 我心里就有个解不开的结. 我是由外婆带大的.因为我是早产儿,从小身体病弱,外婆一直很溺爱我,可以说,哪怕只有一口好吃的,她也会 ...
-
邹开歧:大地丰碑(6)针尖上跳舞的人|纪实
邹开歧:大地丰碑(6)人民公仆的风范|纪实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七.针尖上跳舞的人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居然有人称自己是"针尖上跳舞的人". 针尖上能跳舞吗? 天 ...
-
邹开歧:走笔萧公馆(十一)萧瑾,中国铁道运输战线上的一代功臣
邹开歧:走笔萧公馆(十)萧龙友在京城,不仅仅是一位名医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走笔萧公馆(十一)--破解萧氏家族龙飞凤舞的传世密码 谨以此文纪念京城名医萧龙友诞辰150周年 民间有句口头 ...
-
【阅读悦读·散文】邹开歧《舌尖上的记忆》(一)
[作者简介]邹开歧,中国公民.普通作家.一级编剧.从一九五七年开始从事文艺创作至今,现任三台县作家协会主席.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人活着就要吃饭,吃饭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七十多 ...
-
邹开歧:东方魔手——书写在三台古城的中医骨科传奇(9)中医骨科有传人
邹开歧:东方魔手--书写在三台古城的中医骨科传奇(8)一双巧手写传奇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封闭落后的旧社会,人们把一技之长当着衣食饭碗和盘家养口的手艺.不但不外传,就是自己的儿孙也是 ...
-
邹开歧:大地丰碑(15)乡村振兴第一笔|纪实
邹开歧:大地丰碑(14)生态宜居美家园|纪实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十五.乡村振兴第一笔 文/邹开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 ...
-
邹开歧:大地丰碑(14)生态宜居美家园|纪实
邹开歧:大地丰碑(13)一个穷乡僻村的振兴之路|纪实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十四.生态宜居美家园 暖烘烘的秋阳,在铺绿叠翠的山坡上,切割出鲜明的层次,呈现出或黄.或红.或绿及暗褐的颜色. ...
-
邹开歧:大地丰碑(13)一个穷乡僻村的振兴之路|纪实
邹开歧:大地丰碑(12)党员才是主心骨|纪实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十三.一个穷乡僻村的振兴之路 这场脱贫攻坚战,对整个三台农村,到底发生了多大变化? 我去了当年曾经生活过的一些乡村. ...
-
邹开歧:大地丰碑(12)党员才是主心骨|纪实
邹开歧:大地丰碑(11)波峰浪谷传福音|纪实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十二.党员才是主心骨 2017年初秋时节,秋阳带着夏天的余威,烘烤着大地,我再次去到王太沟村. 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气氛 ...
-
邹开歧:大地丰碑(11)波峰浪谷传福音|纪实
邹开歧:大地丰碑(10)有关扶贫攻坚的龙门阵|纪实 文/邹开歧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十一.波峰浪谷传福音 三台南路的镇乡,我这一生中,去了很多次. 一九六四年,我第一次去景福,展现在眼前的是迎风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