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睿|唐寅的风流与坎坷(明清文人的虚与实之七)
相关推荐
-
唐寅《临终诗》:此时的唐伯虎已经参透了生死,风流不在
唐寅《临终诗》:此时的唐伯虎已经参透了生死,风流不在
-
唐寅是风流少年还是悲剧文人?
唐寅的仕女画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线条细劲,设色妍丽.一种笔墨流动,挥洒自如.画中嫦娥,用清丽圆细的笔触描绘其脸.手和胸.而衣裙.披肩.腰带多以飘举方折之笔出之,这种方圆兼施的笔法,增强了这位少 妇轻 ...
-
王文琢 | 纳兰性德的真与假(明清文人的虚与实之一)
提起纳兰性德,人们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个温柔多情的翩翩公子形象.然而他生于豪门却词音哀苦,多伤感.朦胧之作,故各种猜测纷至沓来. 历来关于纳兰性德(下文简称纳兰)的纷争焦点主要集中在他的爱情史和仕途经 ...
-
岳小岚|刘基形象的真与假(明清文人的虚与实之二)
序 元武宗至大四年,刘基生于江浙行省处州府青田县南田武阳村. --他足智多谋,曾多次被朱元璋称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
詹晓韵|徐渭的多面人生(明清文人的虚与实之三)
绍兴文人·徐渭 绍兴文人徐渭出生近五百年,关于他的故事仍未在人间消散. 熟悉明史的人或许知道徐渭是"明代三才子"之一,但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这个名字总是有些陌生的. 论人物特点, ...
-
顾芳|《聊斋》阴影下的蒲松龄(明清文人的虚与实之四)
固化印象 相信大家对蒲松龄创作<聊斋>是通过在村口摆茶摊搜集故事的传说并不陌生,这个传说影响很大,甚至报刊也有所刊载: 1981年的<群众文化>.<文汇报> ...
-
安圆圆|纪晓岚形象的虚与实(明清文人的虚与实之五)
现如今,人们对纪晓岚的印象,恐怕大多来自于一部经典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剧中的纪晓岚诙谐机敏.刚正不阿,"与皇上称兄道弟,与和珅斗智斗勇",令人钦服. 不过,人物一 ...
-
东一鸣|王阳明的虚与实(明清文人的虚与实之六)
大约五百年前,准确地说,是公元1508年,在大明帝国偏远的贵州布政司,一个叫龙场驿的地方,有一座山叫作龙岗山,其半山腰上有一个天生的石洞. 这是一个仲夏的夜晚,乌云压城,浓云密布,眼见着一场大的雷雨就 ...
-
钱德恒|叛逆传奇之李贽(明清文人的虚与实之八)
身世 李贽(1527-1602)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是中国明代后期思想家,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 原姓林,名载贽,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中举后,改姓李,嘉靖三十五年为避穆 ...
-
徐渭的多面人生(明清文人的虚与实)
徐渭大写意风格的发生,虽颇受逸格或野逸-异端风格的影响,但作为一种绘画类型,则是在陈淳(1484-1543)所开拓的大写意基础上建立的.陈淳的花卉创作,则是对沈周传统的发扬与光大.唯较之沈周之克制,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