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阶:翻看配飨名单,曹魏重臣请算上我
相关推荐
-
曹魏一共有11位“司徒”:除了王朗,你还知道哪一个?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司徒是一个重要的官职.汉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为大司徒.西汉末至东汉初,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至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马,又置太尉,以太仆赵熹为之,而与司徒.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夏侯尚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夏侯尚(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曹魏政权的建立与壮大除了曹操自身的雄才大略之外,他的宗族力量也是有别于其他势力的最大优势.不仅曹操的同辈兄弟能征善战,连曹操的晚辈子侄都人才辈出 ...
-
刘备该不该攻吴?不要纸上谈兵,孙权已将刘备“逼上梁山”
公元221年7月,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最终东吴守住了荆州,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彻底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个. 一般认为,孙权袭杀关羽,强占了荆州,激怒了刘备,于是刘备怒而兴兵,犯下兵家大忌.从这个角度 ...
-
桓阶传——像我这样的一个人,搬进了曹操的庙庭!
欢迎来到<真.三国志> 这是<真.三国志>第 77篇文章 今天来讲一下 桓阶 桓阶,字伯绪,又有一说为字伯序,今长沙人. 桓阶早年的时候当过郡县的功曹史,随后被孙坚推举为孝廉, ...
-
故事:徐邈为凉州刺史守西蜀的重臣,陪了诸葛亮十二年,不让他出陇右
<画人传>~第3篇 文/卢秀辉 徐邈(171年-249年),字景山.燕国蓟县(今北京市附近)人.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下河朔地区,与袁绍决战于官渡,大胜.北方遂安,不复有对手,唯长江与曹 ...
-
《真·三国志 174:徐宣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74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徐宣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徐宣,字宝坚,今江苏人. 徐 ...
-
曹魏重臣孙资的历史贡献,一建议耗尽蜀汉国力,一建议使曹氏衰亡
三国时期,曹魏重臣孙资是个不得不说的人物. 他位高权重,曾以中书令之职主掌魏国朝政及机密要事数十年,但不是很有名,远不及郭嘉.荀彧.贾诩.陈群.司马懿等出名. 看惯了<三国演义>,对三国时 ...
-
此人父亲被袁术暗杀,母亲被曹魏重臣霸占,自己成为东吴名将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乱世人才辈出,家喻户晓的比比皆是,也许我们只认识蜀汉的五虎上将,或许又只晓得曹魏的五子良将,却对东吴这个国家以及所属的武将非常的陌生,无存在感.殊不知,东吴的政治力量以及名将阵容不输 ...
-
这个曹魏重臣被曹丕称为三大伟人之一,没有他就没有司马懿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聊一聊三国时代曹魏集团的精英重臣.今天要说的是钟繇,这可是一个牛人,曾被魏文帝曹丕称为曹魏的三大伟人之一,与和华歆.王朗并列. 众所周知华歆.王朗都是三国时代的顶级名士,虽然曾是地 ...
-
三国配享武庙九大名将:蜀汉三人,东吴四人,为何曹魏只有两人?
武庙是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的庙宇,最初只有包括孙武.吴起.张良等人在内的十哲配享武庙,唐德宗时列古今六十四名将配享武庙,包括十哲在内唐朝武庙一共有七十四名将:宋朝对武庙名单有所调整,其中张良地位得到 ...
-
傅嘏[三国曹魏后期重臣,西汉义阳侯之后]
三国时期谥号为"元"名臣 共3个词条21阅读 高柔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 曹真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傅嘏 三国曹魏后期重臣,西汉义阳侯之后 查看更多 人物生平 弱冠知名 傅嘏是傅介子的后 ...
-
杀重臣、降曹魏,历史上的刘禅真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吗?
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第二位皇帝,刘禅向来给人的感觉就是懦弱无能的庸碌之辈,特别是蜀汉灭亡后,"扶不起的阿斗"和"乐不思蜀",也自然而然成为了刘禅留给世人的第一印象 ...
-
刘备错失三人才,一人威震北疆,一人曹魏托孤重臣,一人一言不发
刘备除了看走眼吕布.麋芳.庞统三人外,还错失三个难得的人才.这三个人,一人威震北疆,一人成曹魏托孤大臣,一人一言不发,他们分别是谁呢?这三人结局如何? 威震北疆:田豫 刘备早年跟着公孙瓒时,田豫便追随 ...
-
作为曹魏的开国名将,为何《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不待见他?
说起三国时期的曹魏势力,最具话题性的无疑是其领袖人物曹操.在演义小说的渲染下,曹操被塑造成了一个奸诈狡猾的人物.不过,不能否认的是,他也是一位爱才.敬才的枭雄.举例来说,在<三国演义>里, ...
-
三国时期,为曹魏镇守边疆的四大名将是谁?我在边疆就在!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三国各自面临着自己的外族叛乱.吴国与蜀国的防卫任务相对轻松,东吴主要是平定境内山岳的叛乱与南方交州的土燮,蜀汉主要是对付南中蛮族的叛乱. 曹魏的防卫任务非常艰巨,因为吴蜀联盟,不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