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道德经:普通人和得道人,有什么区别?最大的区别,在意识头脑

有的人说,《道德经》是本天书,没有人能真正看懂。

我说,大道法自然。自然而已,哪里来的天书?

我们读《道德经》,不需要加入太多的个人主观想法,放下自我之见,方可见自然之道,自然就是大道。

点击加载图片

普通人和得道人,有什么区别?

最大的区别,在头脑,也就是意识。当一个人的意识发生根本的改变,那么随之的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普通人如何悟道?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讲了3个要点。

点击加载图片

1、大道就是自然,没什么好争论的。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悟道的人,不言;而争论道的人,尚未觉悟。

不言的意思,是不和别人争论,讨论,辩论。明白在心中。

一个人自然生活,自然做事,自然而行,心中没有疑惑,也没有困扰,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顺势而为,做到这些,就是明道和实践合一。所以,知者不言。真正去做了,就没什么好争论的。

而不明道的人,就喜欢跟别人争论对错。喜欢拿“道”来说事,这是“言者不知”。

无事就是吉,自然就是好。

一个人身体不舒服,生病了,用我们老家的方言说:“感到周身不自然。”

自然的情况,就是平安无事。

悟道也是自然。

点击加载图片

道的规律,就是阴阳的互动,呈现阳,是积极状态;呈现阴,是消极状态。在人身上,体现为幸运和倒霉。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幸运和倒霉,互相交替。你仔细观察周围的任何一个人,名人也好,普通人也好,都是好和坏,都要承受,只是时间错开而已。

悟道的人,明白这个规律,还会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努力,但是心中对得失,好坏,看得明白。好的时候,不会得意忘形;坏的时候,不会悲观失望。顺应规律去走,时好时坏,这就是自然。

点击加载图片

2、普通人注重表面现象,悟道人抓住根本规律。

普通人注重表面现象,体现在以外形、语言和财富,来构成主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普通人的意识,停留在感官的层面,看见的东西,听见的东西,比什么都重要。

而悟道人,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根本规律。

有一回,我和朋友,同时看一个人。

朋友通过对方的衣着打扮,言行谈吐,表情动作,等等,一系列的细节,去分析一个人。

我什么都不分析,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

他问我,根据是什么?

我说,没有根据,就是知道。

人和人之间,表面看,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在能量的维度,人和人之间,是有连接的。当一个生命,进入你的感知范围,你自然就知道,这个生命是什么样的存在。

意识中,自然会知道。不是用智力,去分析推理。这种状态,就是“玄同”。

老子说:“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天下万物,形象各异,本质上,都是来自同一个根本。当你的意识,调整到“玄同”的状态,就自然明了。

点击加载图片

3、有道人的为人处世,没有偏争。

老子说:“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普通人,喜欢争,是因为有分别心。

这个东西好,这个东西贵,这个东西价值高,大家都会去争。这些现象,生活中很常见。

有道人的为人处世,没有偏争。

天生万物,皆有所用,没有贵,也没有贱。天道是无偏的,该生的,就生;该消的,就消,以此来维持平衡、和谐。

悟道的人,就是顺应天道行事。

而人道,有私心,有偏好。偏爱的东西,大家都稀罕,希望天长地久;厌恶的东西,大家都逃避,希望和自己无关。所以,人注定有悲欢离合。这是人心决定的。

有的人说,我就是要享受悲欢离合,这才痛快。

笑也痛快,哭也痛快,自己喜欢就好。天道有自然的运行规律,人怎么想,是人自己的事。

点击加载图片

悟道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年轻的时候,我是一个情绪化,活得淋漓尽致的人,敢爱敢恨,能折腾。

后来,自己受够这种情绪的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慢慢就转变了,通过读书,写作,自我反思,清静,慢慢过上一种脱离情绪化的自律生活。

作为过来人,感觉以前的折腾,真的是瞎折腾,浪费能量。

有觉悟以后,生活的方式,会发生彻底的变化,不相关的一切人事物,你会通通把它清出自己的世界。然后,能更专注,更高效,更有意志力,去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我年初的时候,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到第四季度,就已经实现目标。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学《道德经》,本质上,就是净化自己的意识,去掉妄念的干扰,成为一个智者。然后,工作、生活中,事还是那些事,但是,你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你。一个全新的你,将会创造全新的未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