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说节气,古诗词中的“大雪”
相关推荐
-
冬日小帖
01 01 立冬 秋天走着走着就不见了,一个人站在初冬的晨间,嗅嗅冬的气息,竟没有半点寒气.昨夜的雨,让立冬节气忽然变得润泽起来,躺了一地的玉兰树叶,硕大硕大的铺在门前,这情景很是壮观. 已经开 ...
-
“大雪”之后,你还能坚持写字吗?
“大雪”之后,你还能坚持写字吗?
-
十八首“大雪”诗词,雪花和月带潮生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大雪,斗指癸,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 ...
-
二十四节气21.大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2015-12-03 16:35 二十四节气 记者 徐丽 通讯员 汪筱联 每年12月7日前后,太阳黄经达25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大雪".古人 ...
-
大雪节气至,有酒之夜无雪来
大雪节气到了. 这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时间就在12月7日0时09分. 前几天,已经是在太阳快要升起来的时候才出来晨跑的,明显感觉到气温是较前些日子低了不少,跌破了 ...
-
诗词曲:古诗词中的笛声之最,哪句最动听?
2021年4月11日 [最诗意的笛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 [最苍远的笛声]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
-
“诗眼”与古诗词中的“动词效应”
诗句中,某字因用得贴切.精采而使全句生辉者,谓之"诗眼".如果我们稍加留意的话,不难发现,在古诗词中充当诗眼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动词.由于动词的作用,使某些诗句因之而成为名句,我们谓 ...
-
诗眼”与古诗词中的“动词效应”
诗 词 技 法 诗眼"与古诗词中的"动词效应" 在古诗词中充当"诗眼"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动词.由于动词的作用,使某些诗句成为名句,这便叫" ...
-
【天下国学】诗词曲:古诗词中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天下国学】诗词曲:古诗词中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
诗词曲:斜风细雨不须归——古诗词中十首最美的“浣溪沙”,堪称人间绝句(宋·晏殊、清·纳兰性德、宋·秦观、苏轼、欧阳修、五代·孙光宪、王安石、唐末五代·韦庄、清·郑文焯)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有着灿烂而悠久的文化.古诗词,绝对是我们历史文化中最美的篇章之一.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历史上经典古诗词中最美的十首"浣溪沙",堪称是人间绝句. 1.浣溪沙 ...
-
古诗词中著名的一首咏月诗,开篇两句便惊艳千古,人人会背
月,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之一,是文人墨客爱不释手的创作题材之一.无论是<诗经·国风·陈风·月出>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还是唐诗<关山月>中的&qu ...
-
古诗词中最深情的一首诗,开头两句让无数人读后落泪
元稹,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年少成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身诗友,世称"元白".元稹的创作,以诗的成就最大,他的诗言浅意哀,一字一句读下来,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诗现 ...
-
古诗词中,有趣的全平诗与全仄诗
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了几种有趣的诗体: 全篇都是平声,全篇都是仄声,还有一种,是一句全平接一句全仄的诗. 一.全平声的诗 通篇全平声的诗,是天随子的<夏日闲居作四声诗寄袭 ...
-
古诗词中,有趣的全平诗与全仄诗,是诗人逞强还是文字游戏?
前言 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了三种有趣的诗体: 有全篇字皆平声者(天随子<夏日诗>四十字皆是平.又有一句全平一句全仄者),有全篇字皆仄声者(梅圣俞<酌酒与妇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