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江南伞韵/谢与
相关推荐
-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前两天看到一句话:股票价格不是树上的花,而是人们心里的花.股票价格不是客观世界反映,而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 这句话很有意思. 股价是人们对一个公司内在价值的定价.但如何给一个公司来定价?每个人都在用 ...
-
苏东坡被贬儋州的往事(全文)
今天的海南岛,是座日渐崛起的具有独特热带风光的旅游胜地,每年迎接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来此旅游度假.休闲观光.秀美的自然风光慰藉来者,湛蓝的海水淘洗疲惫的心灵.在世人眼中,这俨然是一处度假天堂. 往事跨 ...
-
旷达修苦难,自在渡红尘 ------建构型人格苏东坡的人生渡劫之路
"建构型人格的个体对待问题困境的方式是研究它.认识它.超越它,倾向于在事物与现象的背后构建底层的逻辑与原型,并静观我们念头和情绪的起落,不再听欲望和恐惧的指挥,不再是思想与情绪的囚犯,放下对 ...
-
潘向黎:世人皆以东坡为仙
. 潘向黎,1966年生人,现居上海.文学博士,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穿心莲>.短篇小说集<白水青菜>,随笔集<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等多部.出版有英文 ...
-
永远的苏东坡
永远的苏东坡 --我读苏东坡的几首词 作者:刘倩男 窗外,雨又下大了,看着阴沉沉的天,听着刷刷拉拉的雨声,品着古风韵味极浓的歌曲,我若有所思-- "窗外滴滴答答,泪如雨落下,雨把蕉叶打--&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咸香江南猪油丸/余寿权
南方人素喜米食,除了正餐的米饭,还有大米制作的各种小吃.我的老家,江南小镇瑞安城关的大街上,就有一款传统米饼,叫"猪油丸". 当然,温州城里也有许多米食品,比如矮人松糕.五味香糕.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梦里江南旧时路/臧胜阳
"江南烟雨地,水墨九甲里",说的是一幅现代版杨田九甲里的春天山水图.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却是个穷乡僻壤,也曾是革命老区.九甲顾名思义就是九十户.新中国成立前十户为一甲,十甲为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女人,不要相信“我养你”/曹志琴
"在没有结婚前,要是知道他是这样的脾气,我才不结婚呢."幼维姐边喘着粗气边说.我回过身来看看身后的郑姐,又看看郑姐身后的幼维姐. 郑姐.郑姐的老公跟幼维姐的老公是同学,平时常在一起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菊花会/庄振加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菊花会/庄振加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她和他的故事/陈祥虎
她是个理发师,这点村里人都知道,因为她的店就坐落在村马路边,附近几个村子里的人都去找她理发. 她的男人是开大车的,就是半挂车,眼下是二十多年以前,人们都这么叫.原本出车一趟三五天可以挣回不少钱,怎奈何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学僧聚会见闻有感/王国庆
庚子暮秋,迎来闽南佛学院第二届学僧毕业三十年聚会.我因"流水三十年"欢迎晚会撰稿而全程参与,切实感受住持一方的法门龙象风采.一个同学聚会,能策划.安排得如此庄严.盛大.隆重,的确让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父亲的月季花/李丽
记得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和我们在老家生活,农闲的时候母亲会带着我和弟弟去父亲那里,让我最难忘的就是父亲宿舍窗台上那一盆开着红花的月季了,清晨的阳光照在那盆月季花上,红花绿叶相映,就像一个娇滴滴水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难忘儿时红薯的特别吃法/李维维
又是红薯成熟季节,这几天超市街上甚至门口的路上都有买红薯的.尽管现大棚流行四季都能吃上红薯,可这个阶段是季节性的红薯好吃还新鲜. 红薯的吃法很多,有油炸拌糖吃的,还有下在稀饭里吃的,最直接最简单最普遍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秋天的尧山/赵振超
记得在十年前来到鲁山尧山参加业务学习培训,虽然在尧山脚下呆了将近一周时间,但终因会议安排的紧凑没能走进尧山的深处去细细品味她的滋味. 这么多年了,这点遗憾总在心头荡漾,有时我想,人生应该有一点冲动,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