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老屋的乡愁/谷均
相关推荐
-
荐读|禾源:春风踩过
徐龙近 摄 作者简介 禾源,原名甘代寿,宁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曾在<散文><读者><福建文学>等几十家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50多万字,数十篇作品被多种年选.文集选 ...
-
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得者王奎山作品:《古典爱情》
我年轻的时候在一个乡下中学教书.那个学校的布局大体上是这样子的.学校的大门门朝南.进了大门是一条大路把学校分成两半.东边是教师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西边是一个大操场.大操场的北头有一个水井,水井再住 ...
-
吴凤久 作品,现代组诗《午夜》外三首
吴凤久 作品现代组诗 一.午夜 午夜 我听见了敲门声 声音清脆 伴有一个嘶哑的声音在喊 小 久 啊 我激灵一下醒来 谁在叫我 夜很深很沉 叫声很真实就在耳畔 午夜十二点零八分 二.家门 老屋留给了冬天 ...
-
乡情散文:老屋
乡情散文:老屋
-
田园荒芜,故乡已渐行渐远
越来越老的故乡 作者 宁朝华 趁着国庆的几天假回老家一趟,目光所及之处野草疯长成坚实的荒芜,甚至堵住了通往家门口的那一条小路,曾无数次在诗中为故乡抒情的我,内心仿佛被痛击. "中庭生旅 ...
-
马腾驰//《看重这个奖》
陕西能源化工作家协会与铜川矿业公司联合举办的铜煤历史文化优秀文艺作品征集活动散文类获奖者合影 --马腾驰先生手书 看 重 这 个 奖(散文) · 马腾驰 5月17日上午,接到一个标示地域为铜川的电话. ...
-
【名家名作】| 詹仕華作品:边境界河的故事
这是上世纪,南依边寨,境外姑娘独闯边境哨所的故事-- 这天清晨,河谷飘逸薄雾,哨所笼罩在雾霾里.晨风吹过,南依河露出粼粼碧波,复而又被翻涌的雾幕遮掩.乳雾中,一位身着异国服饰的姑娘朝哨所走来,听见哨兵 ...
-
【山东】马西良丨散文丨河边那株桑葚树
作家新干线 zuojiaxinganxian 作者简介 马西良,男,生于六十年代,古滕善国人士,散文作家,笔名鲁波.重情山水间,笔耕数十年,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散文作品奖励,发表作品200多万字,大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老屋/刘国峰
在老家有一套闲置的院落,一直说修缮一下,却总有太多理由一直延误着. 家中那所老宅院,是大爷.二爷.父亲和我先后居住过得老屋,如今传到我这里,却被荒废几近坍塌. 终年在外漂泊,夜深人静时,时常记起心中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老屋/张国立
快过年了,我又回到了老家,回到了老家的老屋.十几年来,每年年末,我都会从城里回到老家,到老屋里看一看,坐一会儿,在屋前屋后转转,然后再回去. 老屋建成于1985年,由三间青砖红瓦的堂屋和两间红砖青瓦的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一些不眠的夜晚/韦汉权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春满思源/刘景常
美丽的思源,花事正浓,行政楼后面樱花大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大朵大朵白色的樱花早已挂满了枝头.就连前一阵子长出绿油油小叶片的海棠也开得像一团锦绣一样,一片灿烂.学校医务室西侧金黄色的麻叶绣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在路上,爱在杭瑞线之间/董金官
那年初夏,没有太多行囊,只有一个黑色的单警装备包.里面装载着我的十七年寒窗,父母佝偻的背影,还有往后那一身藏青色戎装的责任.我记不清自己是如何把它从那辆大巴车的储物仓,挪到警校培训学员的宿舍,只记得自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道口街的老澡堂/马双喜
豫北名镇道口镇,在历史上曾被冠于"小天津"之称的美誉.这是因为晚清光绪年间,道清(道口至清化)铁路.卫河水路和土路(道口至濮阳.清丰.长垣.内黄等地)相交于此,因此道口成为豫北重要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荆条/梁丽平
牡荆,是书本上的学名,在民间叫荆条,是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其叶对生,幼枝.新叶为绿色,花成串,生于当年生枝条末端,淡紫色,花期6至7月,荆花最亦酿花蜜,在中国北方地区广为分布,常生于荒坡山地阳坡之上,常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飘雪的日子/李增强
印象中的青龙湖,冬季有一种颜色始终让人向往如初.亦如三月的垂柳永远钟情于和煦的春风. 青龙湖是个人工湖,偏安于小城的西北部.原先是一座废弃的砖瓦窑厂,后来蓄水成就了今天的青龙湖.如今,这里遍植绿树红花 ...
-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杏祭/郭建荣
时下正是杏子黄熟时节,看着满树橙黄的杏子,在绿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剔透,忍不住流口水的记忆,又静静的漫步在脑海里. 小时候最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杏子熟了,它是冬去春来,山里孩子迎来的第一种水果,孩子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