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玩味(84):古玉剑影追踪——古玉剑渐行渐近
相关推荐
-
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总得带点玉(下)
★玉珌 玉珌是装饰在剑鞘末端的玉制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战国兽面纹玉剑珌,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战国早期玉珌器型简单,光素无纹.战国后期出现了琢有兽面纹和卷云纹的玉珌,至西汉时期广为流行.器形多呈不规 ...
-
古玉鉴赏“玉剑饰'
佩剑的风尚在春秋战国时就比较盛行,汉代尤为重视佩剑,亦重视玉剑饰,历史上玉具剑是代表贵族身份的宝物,也是一种珍贵的馈赠礼品.明清时期玉剑饰还在制造,尤其是仿制汉代的玉剑饰工艺很高,很难鉴别. 玉剑饰是 ...
-
世人皆知越王剑,却不知“中华第一剑”,中国出土的最早铁剑
河南博物院馆藏有一把玉柄铁剑,是断成两截的残缺宝剑,这把剑温润光洁,玉质剑柄配以锈迹斑斑的铁质剑身.剑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属于短剑.它模样虽然普通,却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年代最早的一件人工冶铁制品 ...
-
美学家蒋勋最爱佩戴的一件古玉 ,原来是它!
美学家蒋勋经常佩戴的一件古玉 玉剑璏属玉剑饰的一种.所谓玉剑饰,即镶嵌在剑柄.鞘上,用作装饰的玉质附件之统称,通常以剑首.剑格.剑璏和剑珌为一组.一般剑首镶嵌在剑柄之首端;剑格置于剑鞘与剑柄交界之处; ...
-
玉剑璏 (wèi)百赏
玉剑璏属玉剑饰的一种.所谓玉剑饰,即镶嵌在剑柄.鞘上,用作装饰的玉质附件之统称,通常以剑首.剑格.剑璏和剑珌为一组.一般剑首镶嵌在剑柄之首端;剑格置于剑鞘与剑柄交界之处;剑璏固定在剑鞘上,供穿系革带以 ...
-
古玉玩味(75):古玉剑影追踪——古玉剑溯源
古代玉剑--通体玉制的古剑(而非玉具剑),民间多有展现,因发掘罕见国家馆藏至今未见整体古玉剑,但古玉剑的影踪在逐步显现(参见<古玉玩味(22):古玉剑影追踪--古玉剑考证>)-- 考古发掘 ...
-
古玉玩味(112):盛唐琢玉技艺高 人物穿透两面雕
无锡市博物馆藏唐代人物抚鹿纹玉佩赏趣 八千年华夏古玉文明星光璀璨,历代玉作技工匠心独运,每每制作出别具一格.耐人寻味的古玉佩件,令人叹为观止.不禁拍案惊奇. 无锡市博物馆藏唐代人物抚鹿纹玉佩(图1)就 ...
-
古玉玩味(99):熟透真古必沧桑 生涩料上呆滞光
原创一夫之2020-03-02 14:07:15 真古到代必然处处见真.每一局部都是老迹古韵.毫无疑问(参见<古玉拾粹(11):在在全真方为真处处赏辨无疑问>),所以任何藏品都有最初一眼的 ...
-
古玉玩味(10):5000年前的玉喇叭
一只来自遥远5000年前的玉喇叭 是凌家滩遗址98M16墓出土的奇物之一,在整个遗址其它墓葬中也是绝无仅有的.玉喇叭,曾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多有出土,且用途不明.玉喇叭的加工极为精密 ...
-
古玉玩味(27):惊世奇器玉角杯 觥筹交错演轮回
汉夔龙纹玉角杯(图1),出土于广州南越王墓,以其精致的雕琢代表了汉初玉雕的最高水平. 图1-1 图1-2 玉杯通高18.4厘米,口径5.8-6.7厘米,壁厚0.2-0.3厘米,重372.7克.出土于南 ...
-
古玉玩味(100):玉剑溯源 情有独钟
原创一夫之2020-04-26 13:37:37 古代玉剑--通体玉制的古剑(而非玉剑具),虽民间多有展现但国家馆藏至今未见.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推进,整体古玉剑的影踪似乎渐行渐近(参见<古玉玩味 ...
-
古玉玩味(113):无双神鸟凤集锦 叹似九天降凡尘
南越王博物馆藏凤纹牌型佩赏趣 神鸟凤凰在上古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历史上表现凤鸟的玉雕题材也屡见不鲜,如堪称中华第一凤的石家河文化玉凤.商妇好墓玉凤等(图1,参见<古玉玩味(1):丹凤朝阳方能相得益 ...
-
古玉玩味(111):天下第一龙凤呈祥 领略华夏汉玉辉煌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徽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赏趣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馆徽透雕"龙凤纹重环玉佩"堪称天下第一龙凤呈祥,精妙绝伦的艺术构思和细致入微的精工制作,展现了汉代制玉的艺术高峰. 透雕 ...
-
古玉玩味(110):浮雕透雕各用技 亦步亦趋子母螭
江苏仪征市博物馆藏西汉玉剑璏赏趣 双螭龙是古玉剑饰常见的构图元素,子母螭则是双螭龙构图的一个分类.子母螭的造型有多种形式,如并驾齐驱.回首相顾.两两相望等,而现藏于江苏仪征市博物馆.仪征市龙河烟袋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