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凤凰寨
作者 占建怡
凤凰棺寨,亦名太平寨、风光寨,位于湖北麻城张家畈镇境内,当地老百姓称为凤凰岩。据《麻城县志》记载,“凤凰岩距城八十里,宋瑞平年间,苦于战争,邑人曾避难于此”,可见当时人声鼎沸,风光无限。






凤凰棺寨呈一只巨大的手掌形状,约1平方公里,掌中心有一个小湖泊,几亩水面,湖边杂草丛生,荒凉无限,寨子是用巨石砌成的,城墙宽3米、高6米,依山傍势,固若金汤。


站在凤凰棺寨城墙上,举目四顾,鄂东大地蜿蜒天际,无边景色,尽收眼底。


沿着城墙,边走边行,总想寻找点什么,哪怕是片瓦只砖,也希望发生点故事。在寨子的南边,我们从树叶掩蔽的火灰里,发现很多不一样的黑土,很显然这里曾经生过火;随行的考古家挖出了破碎的陶瓷片,不成形状,拼凑起来辨认,才发现是宋朝的瓷器;灰土里还扒出几捧黑米粒,考古家断言是古人生活的遗迹,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并且激动地畅想:当年,“长毛”进攻时,山民跑反,躲到山寨中,生计艰难,惶惶不可终日:亦或外敌入侵时,山民且拒且退,狼狈不堪,愤而无奈。这风光山寨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是躲避战乱的好地方。随行的向导讲:他小的时候曾经在这里挖出一个巴掌大的青铜镜。此言一出,考古家高兴得手舞足蹈,连连说那就是个宝贝,那绝对是一个宝贝,并试探性地问:能不能卖。向导说,那是五十年前的事,铜镜早就不知甩到哪里去了,那年代,这玩意儿不值钱的,给小孩当玩具了罢。考古家失望地惋惜道:“我的天啊,古人用的东西也给小孩当玩具,是不是太奢侈了。”我们在考古家的一番话的煽动下,饱含激情地挖了很长时间,一直挖到累得不能再动弹,也没见有什么宝藏。


相传古代山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一片黑暗之中,没有光明的日子实在艰难。有一对姐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让山民过上光明的日子。于是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引来了火种,可是报复也随之而来,火神派人来追杀,一直寻到这里,最后一对姐妹只得钻进这个巨大的崖壁里躲避,经过几千年的修行后终于变成了一对凤凰。所以,人们为了纪念对勇敢的姐妹,将此山称为凤凰寨。另一种说法,是说当年山民们为了抵抗入侵,浴血奋战,在此打败了外人的进攻,大获全胜,所以将此寨子取名凤凰棺寨。


凤凰棺寨上曾经生活着十三姨,就是东山寨王的第十三个姨太太。小时候曾经听说书的人讲东山王带兵抗敌,后来占山为王的故事,深深地为大王的勇猛所感动,长大后一直想写一篇《凤凰棺寨十三姨》,记录那些在战乱中的英雄儿女们。那时凤凰棺寨的大王有十三个漂亮且聪明的妻子。小时候惊呼:我的天,拥有这么多女人,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一定是了不起的人才该享有的。她们个个漂亮,且各有所长,有的会算命,是方圆百里的风水大师;有的会做生意,是富在深山的远亲;有的会赌博,是威震江湖的赌王;有的会看病,是百姓深爱的医圣;有的是著名戏子,是儿时心中的梦想--长大后才知道,所谓“寨王”,我们儿时心中的英雄,实际上就是打家劫舍、无恶不作的土匪。这事我到现在还没有弄明白,既然是土匪,为什么大人们都津津乐道,还要讲给孩子们听呢?


凤凰棺寨上有凤凰棺,因在寨顶有一巨石,神似一个平放的棺材,据记载,“相传晋末有凤生于此,凰来朝,忽浴于火,凤凰合葬于此,棺化为石。”且因棺材内睡着凤凰,并合葬于此,当地老百姓称为凤凰棺,又名棺材石。凤凰棺呈“顶平、身陡”的外观特征,“险”是它最突出的特点。凤凰棺位于凤凰寨最高处,地貌神奇秀丽,险峻壮观,传闻轶事神秘迷人······这一切,无不深深吸引着远近游客,每天来这里游玩的人都络绎不绝。

凤凰棺的神秘就在于其灵性,据当地民谚说“摸棺头必升官,摸棺尾必发财,一人只能二选一,胆敢摸头又摸尾,此后必成鬼。”住山的二岁和尚说:“你知道黑娃为啥能当上将军,就是因为他摸了棺头,凤伢为啥嫁了个亿万富翁,就是她摸了棺尾。”有个胆大的村民质问二岁和尚:“你莫不是骗人吧,我每天砍柴都要经过凤凰棺,我都会去摸一遍棺尾,我咋没有发财呢?”二岁和尚意味深长地说:“你没有摸准地方。”是啊!当官的奥妙,发财的秘籍,不是人人都能摸得到的,如此一来人人当大官,个个发大财,但愿每一个问道凤凰棺的人伸手就能摸准地方。

“凤凰门”和“凤凰锁”就在寨子前面,巨大的崖壁高高耸起500米,俨然一个巨大的门,光滑的崖壁上突兀悬挂着一个20米宽、30米高、10米厚的巨石,被清华大学旅游规划系的教授命名为“天下第一锁”。这里曾经有许多美丽的传说,近年来,络绎不绝的投资商前来考察,有的想搞户外攀岩运动,有的想建成休闲度假村,更多的则是想将凤凰棺寨前的悬崖峭壁经人工雕琢成为巨大的“笑佛”。
据说,“笑佛”笑而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