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汤与理中汤
相关推荐
-
手足自温诸方脉证几微之差:
手足自温诸方脉证几微之差: 栀子豉汤证:脉浮数左右皆短,证无汗出或但头汗出. 小柴胡汤证:脉浮数长弦细,证往来寒热.无汗出. 芍药甘草汤证:脉浮缓细紧,左右皆短,证痉.无汗出. 三物黄芩汤证:脉沉取有 ...
-
建中汤。(古方学习)
[日学一方]建中汤(实际为:桂枝加芍药汤) 组成:按桂枝加芍药汤的组方(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红枣). [经典方证] 注,本方原为桂枝加芍药汤,之所以被取名为建中汤,实际上是因为桂枝加芍药汤同样具 ...
-
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那就是小建中汤,其...
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那就是小建中汤,其证也变化为腹中痛:桂枝汤加大黄,方名桂枝加大黄汤,其证是大实痛:而桂枝加附子,方名桂枝加附子汤,其证为汗漏不止.
-
名医经方:小建中汤与理中汤的区别、配方、及应用
小建中汤 [组成] 白芍18 桂枝9 炙甘草6 生姜8 大枣12枚 饴糖30 [功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 虚寒腹痛症,脾胃虚寒,营卫不和,除见里急腹痛之主症外,以中气不足无内热为使用要点 ...
-
名医经方:小建中汤与理中汤的区别、配方、...
名医经方:小建中汤与理中汤的区别.配方.及应用 小建中汤 [组成] 白芍18 桂枝9 炙甘草6 生姜8 大枣12枚 饴糖30 [功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 虚寒腹痛症,脾胃虚寒,营卫不和, ...
-
理中汤系列和小建中汤系列之别:小建中更擅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
身体健康是人生第一位,有时候人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追求这样追求那样,却忽略了人之所以立足的根本,丢掉了身体健康,直到身体机能衰退才幡然悔悟,自己已无法奋斗,黯然神伤.可见健康的身体对人来说有多么重要.只 ...
-
理中汤与小建中汤
这两个方子的药势方向是不一样的,同样是针对中焦虚寒,温补脾阳,理中汤侧重于守,而小建中汤侧重于走.所谓守,就是守护胃气的意思,所以,理中汤用药精简,势大力沉,适合于救急.而小建中汤系列的"走 ...
-
都能治中焦虚寒,调理脾胃,理中汤和小建中汤系列的区别在哪?
理中汤系列和小建中汤系列,是经方中治疗中焦虚寒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处方,它们所针对的病理状态都有脾胃的虚弱及冷.我们先看看理中汤系列:原文如此说,"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 ...
-
理中汤系列和小建中汤系列之别: 小建中更擅治中焦虚寒, 肝脾不和
大家好,我们又在这里相遇.吕凯特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这句话语虽然很短,但不禁令我深思.那么在这里我将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养生经验. 关于中焦虚寒,我们谈过理 ...
-
理中汤小建中汤鉴别
理,者调理,理顺,中焦寒湿阻滞,需用刚烈温燥以驱之. 建,者建立,重新,中焦阳气虚馁,需用甘缓温柔重培植. 里中汤 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理中丸 温中祛寒, ...
-
中医中药治疗脾胃虚寒证方:加味理中汤;制...
中医中药治疗脾胃虚寒证方: 加味理中汤:制附子12克,干姜.白术各12克,炙甘草24克,高丽参15克[另煎], 砂仁.肉桂.藿香.佩兰各10克,炒麦芽60克. 用法:加水1000ML文火煮取150ML ...
-
理中汤和这些方子在一起,作用更大
小编导读 理中汤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方子,在不少疾病的治疗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很多时候,它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和其他方子搭配在一起组成理中汤类合方,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的合方有哪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