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藏作品](7103)把梦想变现实 这群“魔法师”在纳米材料上造孔
相关推荐
-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复旦赵东元团队:在微观世界“异想天开”,创制“神奇”新材料
图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 采访对象供图 国家科学技术奖今天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教授李伟等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 ...
-
上海科学家时隔18年后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复旦大学赵东元:“拍脑袋灵感”,助他推开材料新世界的门
上海科学家时隔18年后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复旦大学赵东元:"拍脑袋灵感",助他推开材料新世界的门 文汇客户端 2021-11-03 11:17:33 自2000年至今,国 ...
-
鑫达集团十余载研发成果一夜成“新宠”
原标题:"禁塑令"落地,企业研发的可降解生物基塑料订单量暴增(引题) 鑫达集团十余载研发成果一夜成"新宠"(主题) 平均每年2亿元的研发投入,对于黑龙江一家民营 ...
-
小龙虾“硬核外衣”有大用途,可用来制备高性能电极材料
麻辣小龙虾因其麻辣鲜香的口味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但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那罩在虾肉外面的硬硬的壳,能做的远不只保护小龙虾鲜嫩美味的肉体那么简单. 小龙虾壳中提取出的甲壳素和壳聚糖,能够广泛用于化工领域 ...
-
[首藏作品](6460)陈岚:给嫦娥五号探测器配上“手机”
陈岚:给嫦娥五号探测器配上"手机"◎本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关 颖记者见到陈岚时,已接近深夜,忙了一天,她终于能腾出一点时间接受采访.对于这样的工作节奏,这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 ...
-
[首藏作品](5872)3D打印的房子何时能住上
技术尚处早期 多方应用未来可期3D打印的房子何时能住上◎实习记者 张佳欣 图为 位于荷兰的世界上第一座3D打印混凝土桥梁.图片来源:<科学美国人>月刊官网 图为 3D打印建筑的未来蓝图.图 ...
-
[首藏作品](5810)霍金曾因它赌输 史上首个恒星级黑洞被精确测量
霍金曾因它赌输 史上首个恒星级黑洞被精确测量◎本报记者 陆成宽X射线双星系统天鹅座X1是不是黑洞?霍金曾说,它不是!为此,他还专门与人打赌.2月19日,<科学>杂志和<天体物理学报& ...
-
[首藏作品](5272)蛇能吞下庞然大物 原因竟是上下颌会“脱臼”
蛇能吞下庞然大物 原因竟是上下颌会"脱臼"史静耸有句俗语叫"人心不足蛇吞象",用来形容贪得无厌的人性.虽然,"蛇吞象"这一事件在自然界是不存 ...
-
[首藏作品](6344)聪明的车+智能的路 自动驾驶才能从梦想走进现实
聪明的车+智能的路 自动驾驶才能从梦想走进现实本报记者 陆成宽拥堵和事故这些交通顽疾如何破解?人工智能.大数据.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如何服务于我们的出行?万亿级的产业生态体系如何建立?--4月14日至1 ...
-
[首藏作品](6446)以创新为引擎 浙西小县突破转型发展瓶颈
以创新为引擎 浙西小县突破转型发展瓶颈◎洪恒飞 本报记者 江 耘 图为威仕喜(浙江)流体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正在操作精密机床.江耘摄2021年,浙江省龙游县首次明确提出"科技龙游& ...
-
[首藏作品](6445)苏州打出“三张牌”,力促航空航天产业“高飞”
苏州打出"三张牌",力促航空航天产业"高飞"◎本报记者 金 凤500家到2023年,苏州力争集聚航空航天产业链相关企业超500家,产业链营业收入达600亿元,将 ...
-
[首藏作品](6444)重塑制造业之前 工业互联网平台还要跨越哪些难关
重塑制造业之前 工业互联网平台还要跨越哪些难关◎本报记者 刘 艳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③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基础支撑产业还很薄弱,核心技术积累不足,软件应用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相关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 ...
-
[首藏作品](6443)抗逆转录治疗HIV效果再获实证
抗逆转录治疗HIV效果再获实证患者预期寿命与普通人群差距不断缩小科技日报北京5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由于世界范围内艾滋病检测及治疗服务越来越普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