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和满族到底有何渊源细说女真族的发展历史以及满洲建部!

几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民族消逝在了历史长河中,而有的民族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最终,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我们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满族的前身——女真族的发展历史。
众所周知,清王朝的建立者是满族人,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满族是皇太极后来改的,它的前身便是女真族。而说起女真族,它虽然是居住在我国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但它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女真族的发展史,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这一阶段,他们被称作“肃慎”。而后,肃慎又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是在后汉、三国时期,被称为“挹娄”;在北魏时,被称为“勿吉”;隋唐时期,被称作“靺鞨(he)”;宋明时期,它才被称为我们现在所说的“女真”;但是在辽国辽兴宗耶律宗真时期,为了避讳,女真又被称为“女直”。
以上就是女真族在不同朝代的称呼以及大概的历史脉络!下面我就不同的朝代具体介绍一下。
最早的称呼——肃慎
公元前496年,有一天,陈国湣公正在宫中游玩,这时候,突然从空中掉下来一只老鹰,老鹰身上插着一支箭矢。湣公就纳闷了,这鹰是从哪儿来的呢?这箭又是何人的呢?百思不得其解的他便派人去请教正在游历秦国的孔子。孔子拿着箭看了一会儿,便斩钉截铁地说:“这是肃慎人的箭啊!”
这便是满族人最早的祖先,也同样是女真族的祖先,这时候的他们居住在长白山以北以及黑龙江流域的广大地区。
其实,在传说中的舜禹时代,他们就和中原地区的人民有了紧密的联系。
据史料记载:
舜承尧禅,“肃慎、北发、渠搜、氐羌来服”。“二十五年,肃慎氏来朝,贡弓矢”;周武王克商,肃慎来“贡楛矢石砮”;成王既伐东夷,息慎来贺,王赐荣柏作《贿息慎之命》”;“康王之时,肃慎复至”。景王时,曾遣詹桓柏辞于晋:“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因此,从隶属关系上来看,这一时期的肃慎是属于中原王朝的管辖之下,受中央政权的统治,这便是女真族最早的由来。
两汉、三国时期——挹娄
西汉时期,肃慎的后裔被称为“挹娄”。在此期间,挹娄人长期遭受当时西邻貊族人建立起来的夫馀政权的压迫,一度被隔绝了同中原地区人民的往来。但是,挹娄人并不屈服,他们还是和中原地区进行交往,并把他们所产出的“赤玉、好貂”等物品送往中原进行商品交换。这更加强了中原地区与他们之间的联系!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原王朝对他们统治的合法性。
在曹魏时期,挹娄人奋起反抗,终于推翻了夫馀政权的统治,进一步恢复了同中原地区的友好往来。公元263年,挹娄人进贡“楛矢石砮、弓甲、貂皮之属”,同时魏国给他们回赠以“鸡、绵帛”等物,与中原地区的友好往来进一步加深。就算是在混乱的东晋时期,挹娄同中原地区的往来依然没有断绝,东晋元帝时,挹娄人曾“诣江左贡其石砮”。所以,无论局势如何变化,他们始终隔断不掉同中原地区的联系!
北魏时期——勿吉
北魏时期,挹娄改称为“勿吉”。这一时期,勿吉人同中原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规模愈来愈大。北魏太和初年(477年),勿吉人曾给北魏政府一次性贡献给了优良马匹五百匹,这对缺少战马的中原王朝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太和十七年(493年),勿吉一次就派遣婆非等五百余人朝贡。在他们的带动下,当时的很多少数民族都开始向中原王朝进贡,比如大莫卢国、库伏真国、羽真候国等,都前后各派遣使者朝贡。而北魏王朝对他们也予以了回报,太和初年,勿吉和邻族高句丽发生冲突,正准备联合百济攻打高句丽时,北魏方知道消息后,立马发出诏敕说:“三国同是藩附,宜共和顺,勿相侵扰。”
因此,从以上可以看出,勿吉人对中国各族人民的交往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促进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的发展。
女真人的生活
隋唐时期——靺鞨
隋唐时期,勿吉人改称为靺鞨。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靺鞨与中原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隋文帝曾对靺鞨的贡使说:
“朕闻彼土人勇,今来实付朕怀,视尔等如子,尔宜敬朕如父。”贡使当即表示:“既亲奉圣颜,愿长为奴仆。”
随后,隋文帝又调解了靺鞨与契丹族的矛盾,同时告诫双方,勿相攻击。这样一来,靺鞨各部同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对中原王朝更加感恩戴德。由此,也进一步加强了双方的友好往来。
唐代,靺鞨又分为了七大部。这七大部中,又以粟末、黑水靺鞨最为强大。而在这两者中,粟末靺鞨在到被辽灭掉前夕,一直与中原王朝来往密切。武则天时期,粟末靺鞨经常派人到长安朝贡、学习先进的典章制度、文化艺术等,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很深。而黑水靺鞨则跑到了黑龙江中下游一带居住,公元722年,唐玄宗统治时期,黑水靺鞨派人首次到长安朝贡,唐玄宗封他们的酋长为“勃利州刺史”。同时,其都督还被赐为汉式姓名“李献诚”。
而后,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靺鞨受汉人的影响,同样也创造出了灿烂的文明,如栅城的豆豉、率宾的良马等,在历史上都是出色的文明!
宋明时期——女真
在辽代,称靺鞨人为女真,这种称呼一直沿用到明朝灭亡。辽太祖时期,公元926年,这时候辽国将一部分女真人迁往东平,在这个过程中,这部分女真人与松花江以南的女真人、被辽朝同化进步到定牧生活与耕作生活的,被称为“熟女真”;而未被迁移的,居住在黑龙江中游和乌苏里江的以东,未被辽朝同化的、还停留在游牧生活之中的女真人被称为“生女真”。
而后来的金朝皇帝的建立者完颜阿骨打就属于生女真,清朝皇帝的祖宗也是生女真。
再后来,元灭金之后,对女真人的管理更加细化。为了镇守库页岛和黑龙江一带,在黑龙江口的奴儿干设立了东征元帅府;沿途又设置了许多驿站和狗站。除此之外,元朝政府还把女真族以外的囚徒流放到奴儿干,并且派兵屯田管理,这样一来,使东北边疆的女真人与内陆各族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不说,同时也加上了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进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发展。
明朝时,女真又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这里面,尤其以海西女真的实力最强,与明朝关系最好。永乐年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黑龙江流域的管理,明成祖决定元朝的东征元帅府旧址设立奴儿干都司,在库页岛、外兴安岭的广大地区实行卫所制,建立卫所。而卫所的主要首领则大多数是女真人,努尔哈赤和他的父亲以及祖父都先后担任过这类官职。永乐十一年,明朝太监亦失哈曾主持修建永宁寺,在此地刻碑纪念,碑文先后用四种语言记述了建立奴儿干都司的经过以及明确指出黑龙江下游和库页岛地区属于明朝管辖(现在可笑的是,以前属于中国的领土却被日本和俄罗斯争来争去)。
以上就是女真族的由来以及大概的发展历程。
最后,我们再说一下关于“满洲建部”以及爱新觉罗姓氏的由来。
长自山之支峰日布库哩山,通古斯族人居其麓焉。当南宋时,女真为蒙古所灭,通古斯族人势力之衰,几二三百年。有女日佛库伦者,系出女真。不夫而孕,产一男。世传佛库伦与长姊思古伦、次姊正古伦同浴于池,有鹊衔朱果置其衣,取而吞之,遂有娠。语涉荒诞,不闻《史记.三代世表》附有褚先生之说乎?“鬼神须人而生 ,奈何无父而生.''斯语足为千古破疑。兹就(东华景)所载,姑以为不夫而孕云.既长,佛库伦将他去,命是男以爱新觉罗为姓,名日布库哩雍顺。置之小舫中,令顺流而下。至河步,是男乃登岸端坐。其地有三姓,方构衅。或汲于河,见而问之,诡以我乃天女所生,来定汝乱对。汲者趋告众,众惊异,遂迎异至家,决议息争。推是男为部长,以女百哩妻之。于是布库哩雍顺居鸭绿江源,长白山东,鄂谟辉之野鄂多里城。在宁古塔西三百余里,由女真变音而号日满洲,是为满洲建部之始。
后来,在努尔哈赤的努力下,最终将长期分裂混战的女真族统一了起来,建立了“后金政权”。但在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儿子皇太极即位后,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之名改为“满洲”。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大清国虽然是满族创建的,但却源于女真族!
【完】
作者:王不二
本文参考资料:《清史简编》、《清朝史话》、《细说清朝》、《清史稿》、《清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