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松紧二脉和滑涩二脉
相关推荐
-
中医考研 | 中诊 | 舌诊脉诊 | 必看重点
舌 诊 口 诀 一.望舌质 (一)舌色 淡红正常气血调 淡白阳虚气血虚 红舌湿热与阴虚 绛舌阴虚热血瘀 青紫寒热瘀酒毒 淡紫阴寒与阳虚 紫红绛紫热毒盛 (二)舌形 老属实而嫩属虚 胖大水湿痰湿热 肿胀 ...
-
陈潮祖:补中益气汤在临床中的5大应用
陈潮祖:补中益气汤在临床中的5大应用
-
舌诊 临床运用
临床运用] (一)诊舌质 1.舌神 舌神主要表现在舌质的荣枯和灵动方面."荣"就是荣润红活,有生气,有光彩,故谓之有神,虽病也是善候."枯"是干枯死板,毫无生气 ...
-
五味子的配伍应用与禁忌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 z.) 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 henan the raRe 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微弱二脉和枯润二脉
尝谓读书不易,治病不难.书只言理,病则凭脉,理是活动的,脉是实在的,唯其是实在的,可以再三审查,反复推求,以得着实在之解决.所以去治病不难也,而人往往得不着实在的解决者,学脉的方法不善也.学脉之法,一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滑脉二脉和弦缓二脉
滑脉有二象,鼎沸与盘珠.鼎沸躁热病,盘珠津液都.燥热伤津,如鼎锅之水,被火煎熬沸腾,故脉滑:津液滋多,往来流利,如珠走盘,故脉滑.痰病脉亦滑,痰亦津液也.新婚有孕脉亦滑,津液增多也.鼎沸之滑,重按有力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弦缓二脉和濡细二脉
弦脉收敛病,气机不舒展.治弦须养中,用药忌收敛.疏泄畅通,则气机舒展:疏泄不通,则气收聚.弦者如弓之弦,向内收聚之象.木主疏泄,木气本身稚弱,不能疏汇则脉弦.金气燥结,木气因而不疏则脉弦.弦乃木气之郁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洪伏二脉和躁驶二脉
洪脉向外掀,中气大虚证,愈洪中愈虚,兼弦乃别论.实脉必向内沉.世谓洪而有力为实,认错矣.虽有力亦向外之力耳,向外则内虚必矣.必洪而兼弦,乃为实象.弦乃内聚之象,洪而兼弦,是原有内热,被卫气敛之,热郁则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处方定药要在指头未离开脉时决断
诊脉,须先定六脉的整个大体.切不可先注意关脉怎样,寸脉怎样,尺脉怎样.先诊整个大体,诊出大体是阳虚是阴虚.阳虚者脉气润,阴虚者脉气枯.润者,无论何病,慎用阴寒药:枯者,无论何病,忌用阳燥药.又要诊出虚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小二脉和芤革软硬四脉
脉大气离机,脉小气归里.脉大病渐增,脉小渐自已.冬季脉大最忌.胃热实则脉大而有力,中部.沉部盛于浮部.此大脉为实,否则愈大愈虚.脉小则气归于里,有病而脉由大转小,乃将愈之象.此小脉非微脉.非细脉. 阴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浮沉迟数四脉和结促动代四脉
浮脉随手起,总是虚之征.诸病忌升散,中下复其根.以指按至沉部,随指而起,即往上浮,是为浮脉.并非浮中沉三部,浮部有脉,中部.沉部无脉.浮而向外,中气虚也,浮而脉小,其虚更盛.浮弦鼓指,则兼肝风,外感脉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平人脉和真脏脉
欲知病人脉,先学平人脉.调匀柔和者,乃是平脉诀,平人脉亦称胃气脉,亦称和缓脉.来去调匀,不来多去少,不来盛去衰,神气充足,体质柔润,所有以上各病脉,寻找不出一字,此胃气健旺,和缓无病之平人脉也.<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卷十二 伤寒方解·上篇
导言 本篇与伤寒论原文读法篇对照着读. 读<伤寒论>者,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可寻,方有病证可按也.虽有病证可按,仍无理路可寻.前代儒医徐灵胎谓<伤寒论>只可一章一章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