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少将沈醉,与韩子栋特殊的“三次交道”
相关推荐
-
石舌 | 白公馆
白公馆 文/石舌 我家的前面是闻名的歌乐山,歌乐山上有白公馆.渣滓洞:我家的后面是个飞机场,即白市驿机场,当年毛泽东在重庆出席"双十协定"后就是从这里飞回延安的(现已改为军用机场) ...
-
在北京战犯管理所,关押的都是将军,为何对军统格外重视
1956年初,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 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的地位都很高,文官一般都是省级以上的,武将则是少将以上的,比如上将王陵基 ...
-
保密局三大杀手:天字第一号叶翔之,年轻少将沈醉,毛骨森森毛森
毛人风开初是依附戴笠而飞黄腾达.戴笠死后,他又步步追随老蒋.为了深得老蒋的欢心,他必须首先充当其最凶恶的刽子手,于是,在他手下聚集了一批极其凶狠.残忍的杀手.正是这批杀手屠刀上的鲜血,使他坐稳了保密局 ...
-
韩子栋被军统关押14年,靠装疯越狱,回家后女儿问:你是谁呀?
1947年的一天,白公馆里走出了几个特务,他们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的破破烂烂.衣服厚重.还带着一顶硬壳草帽的"疯老头"--韩子栋. 韩子栋从白公馆走出来后,傻笑着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 ...
-
1953年,特务黄茂才被判死刑,临刑喊出“江姐名号”挽回一命
文 |小昭同学 编辑 | 历史鉴昭 1951年2月的一天,四川省自贡市荣县一所小学校,突然闯进几个警卫员,他们把正在上课的小学教师黄茂才抓走关进了监狱,据知情人举报,黄茂才曾在渣滓洞做过看守,而且他还 ...
-
抗战胜利后,【沈醉】到上海负责清查军统接...
抗战胜利后,[沈醉]到上海负责清查军统接管的日伪财产.可是到清查工作基本结束时,清单上的[毛公鼎]一直下落不明.毛公鼎是晚清出土的[四大国宝]之一,这样的无价之宝找不到,沈醉不敢在清单上签名,另一位清 ...
-
军统三位美女特工:两位嫁给上将一个当了少将,女少将是沈醉挚友
在很多电视剧中,不管是军统还是中统,都有抹着口红.梳着大波浪头发.脚踩高跟鞋或高筒马靴的女特务出现,甚至连鬼子特高课,也出现了很多貌美如花心如蛇蝎女大佐z中佐--这显然是违背了历史真实,在二次大战期间 ...
-
军统自成一派的监狱系统 称为大中小学 进去就是九死一生
军统是民国时代最为重要的情报机关,渗透在各行各业,是一个极其神秘的组织.今天我们聊聊军统的监狱系统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将军统的监狱系统分为三个级别,分别叫"小学".& ...
-
小偷行窃七旬老者反被制服,路人认出老人后:毛贼遇上了强盗祖宗
1980年代的某一天,北京市区一辆开往永定门的公交车上,一高一矮两个小偷盯上了一个老人.老人一副退休干部模样,虽然身材高大,但却已年近古稀.两个小偷一左一右贴近上去,互相打着掩护,还真就偷出了老人的钱 ...
-
1960年被特赦的唯一军统要员沈醉,后来怎样了?其家人境况如何
1960年,曾经的军统少将处长沈醉被特赦,是被特赦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国民党官员中,唯一的一名军统要员.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沈醉. 沈醉其人 沈醉(1914年6月3日-1996年3月18日),字 ...
-
橡树 | 从沈醉的总务处长说起:军统机构、人事略考
军统局政治处处长王新衡和蒋经国. 写作中的沈醉. 演技,不限于娱乐圈无数的戏子们必须要专研的混饭混前程的技术,其实,很多历史人物同样擅长演技. 他们因为演技精湛,使得他们在历史上的形象同样出彩. 比如 ...
-
沈醉:军统三号,与《延安颂》作者同居生子后,双方还互不知真名
沈醉是军统局最年轻的少将处长,因深得戴笠的喜欢,隐隐有接班之势,曾被人称为"军统三号人物",仅次于戴笠和毛人凤. 虽然年纪不大,他却是军统资格最老的一批特务,由心狠手辣的戴笠亲自训 ...
-
他被军统关押14年,靠装疯成功越狱,建国后得沈醉洗脱内奸罪名
说起红色长篇小说,<红岩>绝对榜上有名.<红岩>一经面世,就立刻在中国大地引起巨大轰动,被人们争相传诵.小说中,江姐.许云峰.刘思扬等个性鲜明,坚贞不屈的英雄人物,让人印象深刻 ...
-
韩子栋被军统关押14年,靠装疯越狱成功,回家后被妻子误当乞丐
1947年11月,在山东阳谷县,一个五六十岁枯瘦如柴样子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了自己熟悉的村庄,家乡还是那样的熟悉,但是此时的他却有一些胆怯了,不敢回家了. 虽然他还不到四十岁,但是由于被关押在国民党集 ...
-
《延安颂》词作者莫耶,与初恋沈醉育一子,至死不知他是军统三号
来源:水师参将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1938年4月,一曲<延安颂>在红都延安大街小巷传唱着,这首抒发革命豪情 ...
-
一别后永决!红色女作家《延安颂》的作者莫邪和军统3号人物沈醉之间的情感往事
莫耶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 往事:一别后永决 1938年4月,一曲<延安颂>在红都延安大街小巷传唱着,这首抒发革命豪情的歌曲,倾诉着革命青年的心声,鼓舞着前方战士的杀敌斗志. 这首壮丽的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