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笔记:安州李村北的河湾

(0)

相关推荐

  • 山东作家‖【又见白洋淀】◆申河

    作者简介 申河,男 1980年,大学文化,聊城市作协会员,文学爱好者,自由职业者.  又见白洋淀  昨晚临近深夜一点才做完事情,时节已过寒露,霜降即将到来,天气乍寒,事情颇多,久未能眠.无奈,起身轻轻 ...

  • 保定文化之源,一亩泉复涌倒计时,北方“小江南”有望重现

    提到一亩泉,老保定人几乎无人不知."先有一亩泉,后有保定府",这句在保定城中传唱多年的话,也印证了一亩泉对于保定的重要意义. 近千年来,一亩泉孕育了保定府一文(莲池书院)一武(保定 ...

  • 白洋淀周围聚落发展及其定名的历史地理环境

    江西地名研究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著名的淡水湖泊.环绕白洋淀的安新.容城.雄县.任丘.高阳五市县所属的1026个自然村,记录了这些聚落形成的历史地理环境.地名学认为,一个地名或地名群,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一 ...

  • 关城村南的大淀现在有多美

    这个季节的白洋淀,芦苇金黄,淀水清澈,如果是大晴天去淀里玩儿,蓝天白云倒映在淀泊中,显得非常优美壮观. 关城村南的白洋淀,没有过多机器船的轰鸣,没有游客无休止的喧闹,没有游人随手丢弃的垃圾,没有令人咬 ...

  • 雄安影像---打苇人

    随着雄安新区建设项目的增加,白洋淀淀区也加快了建设步伐,白洋淀很多地方都在进行打苇作业.留村淀区和东向阳淀区交接处要俢一条河道,要求把所俢河道里的芦苇和草打干净,河道水深大约一米多全部冻上了冰,打苇是 ...

  • 白洋淀水质为近10年最好, “华北之肾”风采渐显

    白洋淀被誉为"华北之肾",现如今碧波荡漾,生机盎然,一幅生态画卷映入眼帘.近日,<新华每日电讯>聚焦雄安新区府河湿地项目,这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湿地,经过中国电建的建设 ...

  • 上安州李长史书

    白,嵚崎历落可笑人也.虽然,颇尝览千载,观百家,至于圣贤,相似厥众.则有若似其仲尼,纪信似于高祖,牢之似于无忌,宋玉似于屈原.而遥观君侯,窃疑魏洽,便欲趋就.临然举鞭,迟疑之间,未及回避.且理有疑误而 ...

  • 白洋淀笔记:夏至之前的安州

    梁东方 安州一带过去是安新也就是白洋淀的县治所在,随着县治机关挪到了现在的县城,它也就逐渐寥落成了一个镇子,一个村庄,一个大大的村庄.虽然沿着路边仔细看还能看到一点点城墙的痕迹,但是在村子里走着的时候 ...

  • 中国民间诗人‖李邨作品《古风•游安州雎水碧荷园》

    诗人简介:李发春,笔名李邨,四川绵阳市安州人,1986年毕业于安县师范学校,至今仍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从2011年起,陆续在<中诗网><中国当代诗词网>等文学论坛发表原创诗歌 ...

  • 白洋淀笔记:雄安郊野公园

    梁东方 人们因为某个建筑.某个工程的建成,在短期内不约而同地心向往之:在开始启用或者是正式接纳观众之初就会形成一种万众注目.争相前趋,一睹为快的潮流.我的印象中,保定的东风路地道桥.石家庄的西郊动物园 ...

  • 华州李托村名的来历

    邮箱:3125136050@qq.com 李托村名的来历 李托南北主巷道 高振强 摄 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556年1月23日),华州发生大地震,史称"华州大地震". 地震 ...

  • 白洋淀笔记:车在端村过渡口

    梁东方 现在即使在多水的南方,渡口也已经少了很多.桥梁技术的大幅度进步,已经替代了大多数渡口:何况在干旱的北方,有水的地方本就不多,即使有河往往也已经干涸,即使没有桥,也可以直接从河道里通行了.就算是 ...

  • 白洋淀笔记:端村之外的林荫大道

    梁东方 去白洋淀,人们都是冲着水去的.因为有与平原上迥异的水,所以会有莲藕苇丛,会有荡漾的涟漪,会有在芦苇荡中驰骋的快意.这是北方干旱地区越来越珍贵的妙景,是在北方却像是江南的水乡风貌的魅力所在. 不 ...

  • 滹沱河笔记:良村北的林荫道

    梁东方 林荫道这个词,在欧洲也是有专门的名词来描述特定景观景色的,可见林荫道在不同的地方都人类被认定为一种堪称风景的美.在过去的农业时代里,林荫道并不鲜见,当然不是作为刻意的园林风景而是作为农作的田地 ...

  • 白洋淀笔记:端村渡口

    梁东方 端村渡口在西堤.村民们的房子沿着白洋淀的堤坝两侧盖,每一处房子都在盖起来的时候垫高地基,但是水还是会逐渐损毁地基,让有了些年头的房子墙壁歪斜,让老房子的地基与周围的新房子更高的地基比起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