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蒙曼学历史之《长恨歌》

跟着蒙曼学历史

《长恨歌》

□蓦然回首

看过《太平公主》以后,清晰的认定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任皇帝,也有人称唐明皇,一代枭雄唐玄宗的故事最丰富。唐玄宗作为庶出的老三是怎么当上皇帝的,他有识人之智,先后任用姚崇、宋璟做宰相开创了唐朝的巅峰“开元盛世”,他多才多艺,他的诗入选了唐诗三百首,他带领的马球队四个人摧枯拉朽的战胜十个人的吐蕃强队,他打的羯鼓连音乐家李龟年都自叹不如,那失传的《霓裳羽衣曲》就是唐玄宗的作品,戏曲界都称自己是梨园弟子,因为梨园是唐玄宗创立,所以至今戏曲界都尊称唐玄宗和杨贵妃是梨园的开山鼻祖,京剧《贵妃醉酒》就是梨园弟子纪念他们的戏。

对岳父大人雅称“泰山”,怎么来的,说的是唐玄宗做太子时候的老师叫张说,文坛领袖,封燕国公,和苏珽并称“燕许大手笔”,给女宰相上官婉儿诗集写过序。张说出将入相,深得唐玄宗信任。唐玄宗封禅泰山,张说作为封禅使捎带照顾了女婿小郑,封禅泰山之后小郑就从九品做到了五品官。唐玄宗在办公室发现了眉清目秀的小郑,在一群白胡子官员中格外显眼,就问小郑是怎么做到五品官的,一位随从艺人说了一句打趣的话:“此泰山之力也。”就这么着,张说后来就间接下台了,为了私心照顾女婿被罢相,真是恩重如山,后来“泰山”这个称呼就流传下来了。

杜甫有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开元末,唐朝全盛时期,陪伴了唐玄宗二十几年的宠妃武惠妃突然去世,唐玄宗失去了精神依赖,转而看上了杨玉环,这杨玉环是武惠妃生前亲自为儿子寿王李瑁挑选的妃子,戏剧性的是,武惠妃怎么也想不到,本以为精心挑选的儿媳妇,却挑来的是代替自己的情敌。

杨国忠的发迹和杨贵妃真的没什么太大关系,他是靠着虢国夫人杨二姐的提携才一步一步做到宰相的,他的特长就是反应快,精于计算,会替唐玄宗挣钱,有点类似于乾隆朝和珅。前任宰相李林甫不死,或者杨国忠做不了宰相,安史之乱爆发时间就不一定了。安史叛军的结果太不可思议,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杀掉,副将史思明又杀了安庆绪,史思明又被儿子史朝义杀掉,最后史朝义被唐军平定,上演了两次子杀父的闹剧,可见,没有德行和能力的人身居高位真的就不得好死。

唐朝那些著名的诗人扎堆的出现在唐玄宗一朝,王之涣、李白、杜甫、王昌龄、孟浩然、高适、张九龄、王维……唐玄宗的“开元之治”也远比隋文帝的“开皇之治”名气大,老百姓乐意说“开元盛世”,这都是为什么?套用前人通俗的话说,就是皇帝的气量大,唐玄宗让老百姓先富起来,藏富于民,老百姓才幸福感满满,不愁吃喝的老百姓才有时间学文化,普通人也能写出好诗。而隋文帝呢,本身怕老婆就算了,几个儿子全是独孤皇后所生,这在皇帝当中绝无仅有,然后他还抠门,官仓的粮食许多年吃不完,还无原则倡导老百姓节俭,关中经常大旱,他带着老百姓从长安到洛阳去逃荒也不肯开仓放粮,可谓抠门至极,忙着逃荒的老百姓能有幸福感吗?能有时间写出好诗来吗?

蒙曼老师是满族人,本身“传”字辈,她父亲觉得蒙传曼不如蒙曼更好。我想好多朋友会因为蒙曼喜欢听隋唐故事,什么“宁喝三斗醋,不逢崔弘度”“宁吃三斗葱,不遇屈突通”,还有那众多成语故事——“破镜重圆”的徐德言、“笑里藏刀”李义府、“口蜜腹剑”李林甫……市井知识她居然都知道,什么酒量见长靠练,什么赌钱游戏靠运气和计算;她居然把枯燥的各种各样的制度讲得引人入胜;她还偶尔秀一秀她深厚的诗词功力。她的课程精彩又很长,无法一一尽述,有兴趣的朋友去关注她吧。

(完)

蓦然回首,94年淮阴渔沟中学毕业。现自由职业者,爱好很多但是都不精,喜欢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