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和现代人的高矮对比,为啥古人的实际身高和记载的不一样呢?

初看《三国演义》,似乎觉得书中的“巨人”可真不少。有身高七尺的曹操、陈武、诸葛恪,七尺五寸的刘备,还有身高八尺的张飞、赵云,魏延、陆逊、马腾、许诸,董袭,文丑,身高九尺的关羽,华雄、鄂焕、郝昭,王双等。在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里,鸟戈国国主兀骨突,身高一丈二尺,更是《三国演义》中的“巨人”之最了。

这些巨人的身高是作者罗贯中的艺术夸张吗?

不是的。

在正史里,在医学著作中也是这样记载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东方朔身高九尺三寸,项羽身高八尺二寸,连妇女喜邓皇后、马皇后身高也有七尺二寸。他们是古人中的“巨人”呢?还是古代人普遍都是高个子呢?

据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灵枢·骨度篇》中记载:“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

我国最早的一本字典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说:“人长八尺,故曰丈夫。”由此看出古人是以七尺五寸或八尺为一般人的高度。这岂不是古人要比现代人高半截子吗?

其实不然,古人并不比现代人高。近年来,我国考古工作者发掘的古代尸体是很好的说明。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女尸身高145厘米。凤凰山168号汉墓的男尸,身高165厘米。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二具唐代古尸,男的为169厘米,女的为153厘米。这些古人身高都比现代人为矮。

那么,为什么古人的实际身高和古代书籍中记载的身高不一样呢?

这主要是古今尺度不同而造成的错觉。我国使用尺度已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发展,各个时期的尺寸长短和现代都不相同。如周代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5973尺(19.91厘米),东汉一尺为现在的0.6912尺(23.04厘米),清代一尺为现在0.96尺(32厘米)。因此,《灵枢》所记载的一般人长度七尺五寸,按周制尺折算成现代的长度,实际上只有149厘米。古人的确比现代人矮多了。

为什么古代的尺度是越来越长呢?

据记载,从商周到清代,约加长了60%。这既标志着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又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盘剥越来越重的历史事实。因为布帛是封建剥削的主要掠物之一,尺寸加长,表面上税率不变,实际上剥削加重了。

近百年来,人们的身高在不断地增高。增高的趋向和速度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相一致,生活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人身高的增长速度就快。国外的调查研究发现,欧洲国家从1850年以来,成年男子的身高大致是每10年增加1厘米。欧洲荷兰的调查材料还说明,近几十年的身高增长速度比过去为快。1865—1975年的110年中,18岁的荷兰青年身高增长15厘米,每增长5厘米所经历的年限长短不同,增长第一个5厘米用了52年,增长第二个5厘米用了35年,第三个只用了33年。日本的医学家指出,1980年日本14岁男孩的身高平均为163厘米,已相当于30年前成年人的身高。日本成年男子1957—1977年20年间身高的平均增长数是1936—1956年20年间身高的平均增长数的3.4倍。

解放后,我国人民身高的增长也是很快的。据11个城市资料表明,1955一1979年17岁男子的身高增长5.6厘米,女子增长5.1厘米,每)o年平均增长2厘米以上。1979年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城市男青年平均身高达170.3厘米,女青年为159厘米。医学家还指出,人类生长的一般规律,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往往要波及几代人。因此,我国解放后出生的这一代人,他们的子女身高增长将会更快。

2015年6月30日国务院新发布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很多年前相比,孩子们的平均身高提高了不少,孩子能长成一个高个子,也是很多家长值得自豪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