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成​ || 汲县大戏院的记忆(散文)

(0)

相关推荐

  • 小镇故事——隆文戏院

    前不久从网上读到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文字这样写道:"在隆文镇四清路,藏着一座不起眼的建筑,鲜红的'隆文戏院'四个大字却格外瞩目.它承载了许多隆文人的集体记忆,记录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

  • 龙泉纪事之九——嘉山京剧团述略

    龙泉纪事之九--嘉山京剧团述略 文|张志江 1960年10月,嘉山县(原普庆)京剧团和定远县(原前进)京剧团合并组成地方国营嘉山县京剧团.从此,嘉山县三十多万(当年人口数)人民都能在家门口看到本县剧团 ...

  • 经典(延安文学)(朱百强)

    2021-05-24 04:45朱百强 延安文学 2021年3期 朱百强,陕西眉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首届煤矿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散见于<延河><延安文学>< ...

  • 京剧演反串考究

    赵绪昕先生 戏剧评论家 作家 京剧演反串考究 赵绪昕 京剧史上对演员的反串演出是不肖一提的,<中国京剧史>这部书没有关于反串戏的记载,就连<京剧知识词典>这样的京剧专业辞书,也 ...

  • 马永安作品|戏

    玉梅叫我妈表姐,我叫玉梅表姨.长大以后回想起来,应该是村里人按辈分和姓氏论起来的称呼,并没有什么直接的亲戚关系.不过玉梅跟我妈的关系特别好,有几年的时间晚上都是住在我家.一个原因是我父亲当兵,常年在外 ...

  • 追忆| 永遠的林妹妹--越剧王文娟

    来源:千里共婵娟越剧王文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转载 永远的林妹妹 作者:李满音 八月六日清晨,打开微信,满眼都是"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去世"的大标题,随后,大陆 ...

  • 杨孟成​ || 58年前的汲县二中分校

    58年前的汲县二中分校 □杨孟成 汲县二中,位于卫河桥北严光街南口,殊不知50多年前,二中还有所分校,设在唐岗吕祖阁后边,校舍是大办钢铁下马后遗留的工房,三排平房:第一排教室,第二排男生寝室,第三排老 ...

  • 【中师生-专栏】汲县师范珍贵记忆之:毕业照风波

    照相风波 作者:寇振朝 1987的4月,师范三年的学习征程,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缓缓拉下帷幕,我们进入了毕业倒计时.彼此要好的同学纷纷选择校园中最有意义的建筑物,留下一帧倩影,见证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 ...

  • 一个应大写的人 ——记华县子仪中学创办人杨书成

    邮箱:3125136050@qq.com 一个应大写的人 --记华县子仪中学创办人杨书成 作者 郝庆年 这个人就是华县子仪中学董事长.第三届渭南市人大代表杨书成.杨书成君,中等偏矮个儿,略胖,圆脸庞, ...

  • 【中师生-专栏】汲县师范毕业30年:永难忘却的记忆!

    进入1987年的4月,汲县师范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到毕业倒计时.全班毕业相,志趣相同的同学之间的合影也是肯定不可少的.同学之间的毕业赠言在此时就成了同学之间的主要功课.赠言是五花八门.有调侃,有诉说 ...

  • 【孟成】论怪象之“哭灵”

    文/孟成 论怪象之"哭灵" 曾几何时,乡间丧事逐渐出现一怪现象,在"接灵"的当天晚上,出现"哭灵"这一环节.究其原因,不得而知.儿孙晚辈面无 ...

  • 杨远成:《中国梦·劳动美》致敬劳动者书画作品展

    回望华夏文明史,这是一部华夏儿女辛勤劳动.追求幸福生活的史诗.为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多家媒体联合举办<中国梦·劳动美>致敬劳动者书画作品展,为全国劳动者带来一场艺术盛 ...

  • 寇振朝 || 汲县师范边上的望京楼

        望京楼 我就是一名山野村夫,守侯着乡村这片古老的土地.作为一位乡村教师,就把我平生美好的憧憬和浪漫的理想,深深地扎根于这生机勃勃的乡村教育.三十四年如一日,我与一群又一群孩子一起沐朝晖,数星星 ...

  • 感动!抗美援朝期间,华新纱厂工人和卫辉人民曾经捐赠过一架“汲县号”战斗机!

    4月30日,朋友云龙突然从微信中发来多张华新纱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照片. 不二君的父母都是华新纱厂的职工,所以童年和少年时光都是在华新度过的,自然对华新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看过老照片后感到非常震 ...

  • 绝对励志——没有双臂的超人杨孟衡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 我太孤陋寡闻了,这么励志的人物,我竟然现在才知道,为了让大家都来认识他,我今天必须尽我的力量传播他的事迹,也希望能够以此激励更多人. 失去双臂,这样的励志人物以前也有过,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