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赏:秋风习习话燕子

几场秋雨下过, 天气凉爽多了,这几天我家的燕子停在石榴树枝头的时间比飞出去嬉戏的时间多了,我想这是在它一年一度的迁徙前与我们的一种告别方式吧! 它们在树上栖着,双脚抓牢细枝,缩着脖颈,凝视着院子,一副看不够的样子,仿佛要把这所院子里的一花一草都要印在心里,明年春天按图索骥,莫迷失了方向,找回故居。有时候它们在屋檐下、树枝间上下翻飞,啁啾的鸣叫,愈是看见人愈是叫的欢快,一曲曲离歌不是落寞、伤感,而是情感的留恋和告别:明年春天,我们还会来的!因燕窝在,这种离别有了期盼,像一张年年相守的契约。我们守护你的巢,有一天,你乘春风携吉祥而来。

人们对燕子有一种敬畏心、欢喜心。相传它是送吉祥的鸟,在有祈福习俗的中国人的观念里,它便如神灵般存在。其实分析起来是有科学道理的,燕子筑巢时凭它与生俱来的生存意识,它要选择牢固的地方建设个家。风吹不倒雨淋不湿的房屋,宽大的房檐,高深的门洞,这些都是富贵人家的标配。穷人的风雨飘摇的茅草屋在它盘旋几圈后放弃了。燕子没有嫌贫爱富心,它只是在为儿女选择一种安全感。在那个人不如鸟有自由的过去,人能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苟且偷生就不错了,没有择佳居住的尊严。无奈的生存环境下,想象力得到了最大化的发挥,把安居乐业寄托与神灵,这种信仰如夜空中的一颗星子,给了苦难人一种力量,熬过漫漫的长夜,迎来了光明。燕子是吉祥的化身的说法应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他们看着燕子远离茅草屋飞向了王谢堂前家,会无奈的感叹一句:为我们唱首歌都不可以吗?你们是要为富贵的生活而鸣吗?这样相传演绎成了:燕子筑巢的人家富贵。其实憨厚朴实的穷苦人颠倒了秩序,倒置了本末,栽得梧桐树,才有凤凰来。然而这点浅显易懂的道理应该是很容易懂得的,这又归结到祈福的心理上来。

我家也不例外,敬畏欢喜燕子的情节一样浓厚!父亲是意志坚定的共产党员,心胸开阔,坦坦荡荡,不信邪不信魔。信奉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信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生勤劳过日子。但他信奉这种起自民间的带有祈福色彩的说法:谁家有燕子筑巢谁家吉祥如意!打我记事起,我家就有燕子窝,且我家周围的邻居家也都有,代表王孙贵族的富丽厅堂都消失了,燕子也就进入了能挡风遮雨能给它们带来安全感的平常百姓家。一到春天,奶奶就会时不时的站在院子里眯着眼朝空中望,嘴里还会自言自语:快来到了吧,别走错了路!当燕子的身影出现在我家院子上空盘旋时,奶奶的笑容真像盛开的鲜花,那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燕子观望一会,确定它时隔一年的记忆正确之后,就从低矮的门里飞进来了,站在屋粱上的窝檐上鸣叫,给我们打着招呼,也应该含有对我们保护它的家的感谢吧!然后才飞出去衔些枯叶轻羽再稳固一下巢,为孕育宝宝做准备。这个时候奶奶总是会叮咛我们不要大声喧哗,有时我们正在欢唱呢:“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她会瞬间过来抱住我的头,捂住我的嘴,等燕子在屋里淡定的徘徊一会,再放开我,她说怕惊吓着长途跋涉来的燕子。那个时节奶奶每天黎明即起床开门,放燕子出门去觅虫吃,燕子也真正讨人喜,它们捕食害虫,保护农作物,不愧为吉祥鸟的称号,科学上也是定性为益鸟呢!傍晚来临,蚊虫、老鼠会乘隙而入屋,奶奶拿着蒲扇站在门口尽可能的挡一挡,也一定要等燕子飞回了才关上门,在她心里燕子是我家的成员了。多年之后我明白了,没有文化的奶奶以这种口碑相传的习俗虔诚的为她的孩子们祈着福,代表吉祥的燕子在,她的孩子们就会平安无事。

因着爱的传承,奶奶年龄大了,步履蹒跚了,这种信仰自然而然的落到了父亲肩上,他沿袭着奶奶的信奉方式继续为女儿祈福,这让奶奶感到很欣慰。

我小妹出生时正是燕子要飞往南方去的季节,父亲乐呵呵的说:“就叫燕子,吉祥鸟永远在咱家里了!”邻居奶奶撇撇嘴说:“吉祥鸟呢!三个丫头片子了,还高兴成这个样子”

男孩女孩都一样!”父亲很高兴的把小妹托在手上,左看右看,并把我们三个招呼过来,殷殷叮嘱:“你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像燕子一样勇敢坚强的飞翔,飞高飞远。”真是一诺千金,父亲从来没有因为只有女儿而失落过一天,他像一只老燕子一样,不惧风雨的外出觅食,吐哺四个女儿,这要付出比养活几个儿子更多的心血来牵挂四个女儿的学习、工作和结婚后的生活情况,但是他从来没因为只有几个女儿流露出过一丝丝的落寞,这让我们在他身上学到了乐观坚强。

“我家搬到县城的前几年都没有燕子筑巢,春天来临的时候,也有燕子在院子里低飞徘徊,然后停在石榴树上鸣叫几声又飞走了,大概觉得门檐太窄、大门洞通风不大适宜垒窝吧!这好像另年迈的父亲不大愉快,他怅然若失的望着飞走的燕子,自我安慰的说:“你走吧,俺家里有燕子!”说完就给小妹打电话:”天上的燕子都从南方飞回来了,你这只燕子什么时候飞回来看老爹啊!”小妹回答说明天就回,他又忙不迭地推辞:“工作重要,孩子学习重要,不要来回的赶了,别挂念我们,都很好。”

六年前的一个春日,我们姐妹几个约好星期天聚会,刚进大门,父亲满面笑容的从屋里小步朝我们跑来,我们惊讶的看着他,姐姐紧走几部扶住他的胳膊带着埋怨的口气说到:“干吗跑这么快呀?这么大岁数了,摔着!”他指着大门底下给我们说:“咱家里垒燕子窝了,你们别在门口大声喧哗,吓跑喽!”我们抬头看时,果然在墙和门顶的垂直夹角处有个搭了个初具雏形的燕子窝,鉴于奶奶和父母的燕子情节,我们确实欢呼起来。隔了一段时间我们再去,牢固、弧线优美的燕子窝垒成了。父亲告诉我:“你拿个板凳坐在一边静静的看一会,衔软草羽毛铺窝呢!”直到有一天,四只排在窝檐上嗷嗷待哺的小鸟“啾啾”的鸣叫时,我们才知道,燕子窝里添了新成员了,那一天,我们家欢声笑语不断,父亲还特意喝了两杯酒,我想这是为燕子贺喜,也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吧!

春天父亲张望是信仰,秋天父亲张望是目送和祝愿。这犹如他一生一次次送女儿的身影离开家门去社会这个大海里划船一般,满是牵挂,犹如他一次次的扶着门框在风雨天气里、日落黄昏里盼女归一般,满是期盼。

燕子啊!信奉你的习俗在我家潜移默化、代代相传,我姐妹几个义不容辞的接下了这个信仰,为父母的晚年安康,为未来生活的幸福绵长。

山一程,水一程,你轻盈的身躯高飞在万里长空,你矫健的身影却魂牵梦绕在我们的梦中,你明快的叫声在我们耳畔回响,你传承的精神永远充满我们的心胸。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当这首童年的歌谣再度响起,凝望长空里感慨万千,有对往事的怀念,有对未来的期盼。

(0)

相关推荐

  • 燕归来

    今早在大门口,看见几只燕子唧唧的叫着优雅的飞着,才发觉我们大门洞子沿上燕子早就搭上了新窝.或许是我的出现惊吓到了它们,随即它们便展翅高飞,等拿起手机抓拍时,显现的只有小黑点了.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一到 ...

  • 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 作者:噙风 我写的词里如"花开帘动".如"高枝隐细桃",还有删改的"朱(紫)藤落昨宵",还真都不是臆想,不是抄古人的意 ...

  • 堂前燕

    堂前燕 文/落叶半床 躺在青草地上看蓝天白云的那天下午,我听见空中传来鸟儿的叫声.燕子,是燕子!我兴奋极了--这声音仿佛许久没有听到过了.还有这轻快的身影也似乎很久没有看见过了.是我远离了它们吧,还是 ...

  • 饶 学 锋 :燕 子

    燕          子                       文/饶 学 锋   2001年4月为躲避疫情,我在101(川庆)厂里的住房里生活了好多天,看到窗外的状元广场绿化地里栽培的树木都穿 ...

  • 燕子双飞(散文)

      燕子双飞(散文) 飞翔 谷雨过后,我家的燕子回来了. 一对家燕飞进堂屋,找到西边日光灯上的窝,连声叫着"不吃你谷,不吃你米,只在你家梁上生窝子." 老马识途,也有老燕识家.我很 ...

  • 名家在线:丁晨散文《古风古韵话关中》欣赏

    题记: 2019年6月13日<西安日报>"西岳"副刊刊登了老知青.知名交通作家丁晨的散文<古风古韵话关中>,应读者要求今日头条<陕西文艺百家>现 ...

  • 人生的瞬间【丘峰散文欣赏】

    瞬间,稍纵即逝,犹如空气,抓不住,摸不着:有时瞬间不变得如此可贵,仿佛电光火石,启迪人生,改变人生航程. 我忘不了三十多年前的那一瞬间,那时,我在岭南山村念小学.我调皮,不好好读书,专在棕榈树上捣麻雀 ...

  • 【诗歌散文欣赏*自强作品】(江惠文学)

    作者简历:笔名,自强,家住重庆直辖市万州区.从小喜爱文学,曾部分散文和诗词发表在地方各报刊及网络媒体,现退休赋闲家中寻求晚年充实精神生活,江南惠山文学社会员兼评审老师. [走进五月] 文/自强 和煦的 ...

  • 现代散文欣赏-《荔枝蜜》-杨朔

    现代散文欣赏-《荔枝蜜》-杨朔

  • 26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挖空合集|《侍坐》、​《种树郭橐驼传》、《项脊轩志》、《阿房宫赋》、《祭十二郎文...

    <种树郭橐驼传>挖空练习(答案版) ①郭橐tuó驼,不知始(原来)何名.病(患--病)偻lǚ(伛偻yǔ lǚ病,佝偻gōu lóu病),隆然(突起的样子)伏行,有类(像)橐驼者,故乡人号( ...

  • 【原创天地 ‖1024】诗歌 · 宁夏西吉 黎金元 ——《​话燕子》

        话燕子 文|宁夏西吉  黎金元 春暖花开燕子来, 示意万物生长开. 紫气东来喜气缠, 坐落人家报平安. 燕子本是灵性鸟, 搭窝建巢特别好. 语意这家人兴旺, 四季发财实在棒. 春燕进家住房梁, ...

  • 素心女子宛若莲优美散文欣赏

    时光里低眉,驻留,轻吟一首诗,于寂静里站成一树景.岁月里品文,煮墨,暗嗅一抹香,于禅意里开成一朵女子.如此,素静,若莲便好. 做一个素心的女子,独守自己的烟火. 一朵素心,就是一种韵致,即灵秀又清雅, ...

  • (文化散文)夫余故国话彩岚( 西部散文选刊)(丁铭春)

    2021-04-08 03:19:40 西部散文选刊 2021年3期 它不是殷墟,不是三星堆,不是兵马俑.近代,它是200多年前满清盛京围场腹地.古代,它是2000多年前夫余王城的贵族墓地. 它是长白 ...

  • 散文欣赏|故乡行

    故乡行 夜,无雨.手指敲打着键盘,目光找寻着灵魂的魅影,耳中是淡淡的音乐.       曾经同网友说过:一定要写写我的父亲,写写父亲的.也是没有我童年的故乡. 我的童年是在我现在居住的城市度过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