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史十二((周成王六年、周公摄政六年【公元前1037年】))

(0)

相关推荐

  • 礼乐中国的开端

    曲阜周公庙的周公像 说起中国文化的根本或源头,不能不讲礼乐开启这件大事.礼仪和音乐的源头固然可以追溯到远古,但事实上,我们所在的国家之所以成为中国,一直在各个朝代背后做意识形态支持并一直影响至今的礼乐 ...

  • 《中庸》注释(十七)

    [原文]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 ...

  • 崔骃《官箴》《铭》

    4月21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略钞 太尉箴 天官冢宰,庶寮之率.师锡有帝,命虞作尉.爰叶台极,爰平国域.制军诘禁,王旅惟式.九州用绥,群公咸治.干戈载戢,宿缠其纪.上之云据,下之云戴.苟非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7事周于世务合于时

    题文诗: 道德之论,譬犹日月.江南河北,不能易指; 驰骛千里,不能易处.取舍礼俗,犹居室宅, 东谓西家,西谓东家,皋陶为理,不定其处. 故取舍同,诽誉在俗;意行虽钧,穷达在时. 成汤周武,累行积善,人 ...

  • 东汉•班固•《两都赋》注(下)

    东都赋 ○ 东都主人喟然而叹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子实秦人,矜夸馆室,保界河山,信识昭襄而知始皇矣.乌睹大汉之云为乎?夫大汉之开元也,奋布衣以登皇位,由数期而创万代,盖六籍所不能谈,前圣 ...

  • 周史十(周成王五年、周公摄政五年【公元前1038年】)

    周成王五年.周公摄政五年[公元前1038年] 春,正月,王在奄,迁其君于蒲姑.[今本竹书纪年] 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尚书.序]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史记.周本纪] ...

  • 周史十一(周成王六年、周公摄政六年【公元前1037年】)

    周成王六年.周公摄政六年[公元前1037年] 冠成王而朝于祖,以见诸侯,示有君也.周公命祝雍作颂,曰:'祝王达而未幼.'祝雍辞曰:'使王近于民,远于年,啬于时,惠于财,亲贤而任能.'其颂曰:'令月吉日 ...

  • 周史五十四(周厉王三十二年、共伯摄政十年【公元前832年】)

    周厉王三十二年.共伯摄政十年[公元前832年] 大旱.[今本竹书纪年] 陈幽公薨.[今本竹书纪年] 二十三年,幽公卒,子釐公孝立.[史记.陈杞世家] 大姬无子,好巫觋祷祈鬼神歌舞之乐,民俗化而为之.五 ...

  • 周史十六(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034年】)

    周成王九年[公元前1034年] 春,正月,有事于太庙,初用'勺'.[今本竹书纪年] 周公辅成王受命,作宫邑于洛阳,成文武之制,作<汋>乐以奉天.殷汤之后称邑,示天之变反命.故天子命无常,唯 ...

  • 周史十九(周成王十六年【公元前1027年】)

    周成王十六年[公元前1027年] 春,正月,王如洛邑定鼎.[今本竹书纪年] 武王灭〈伐〉殷,岁在庚寅.二十四年,岁在甲寅,定鼎洛邑.[今本竹书纪年]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建回昏 ...

  • 商史五十(商帝辛(商纣王)三十二年、周武王三年、周受命十二年【公元前1047年】)

    商帝辛(商纣王)三十二年.周武王三年.周受命十二年[公元前1047年]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尚书.周书泰誓序]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 ...

  • 周史八(周成王四年、周公摄政四年【公元前1039年】)

    周成王四年.周公摄政四年[公元前1039年] 春,正月,初朝于庙.[今本竹书纪年] <闵予小子>,嗣王朝于庙也.[毛诗序] 夏,四月,初尝麦.[今本竹书纪年] 成王近即政,因尝麦以语众臣, ...

  • 周史九(周成王四年、周公摄政四年【公元前1039年)

    周成王四年.周公摄政四年[公元前1039年] 先君太公受之营丘,为地五百里,为世国长.[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太公之封齐也,亦为方百里也.[孟子.告子下] 齐太公九十封于齐.[说苑.尊贤] 砥德砺材, ...

  • 周史十三(周成王七年、周公摄政七年【公元前1036年】)

    周成王七年.周公摄政七年[公元前1036年] 周公复政于王.[今本竹书纪年] 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尚书大传] 七年,致政于成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