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二十二)

2021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0分)
1.既  采
2.C
3.多水的地域
4. C
5.坚持节约用水,助力杭城水资源保障;建设幸福河湖,满足百姓美好生活愿景。
6.示例1:坚持节水优先虽然可能会带来暂时的不便,但是从长远来看,建设幸福河湖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示例2:虽然治理水环境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碧水清韵的北京,一定会重现。
7.①水何澹澹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③水面初平云脚低④逝者如斯夫 ⑤不舍昼夜 ⑥千古兴亡多少事 ⑦不尽长江滚滚流
 
二、阅读(54分)
8.(1)铁扇公主  (2)贝多芬  (3)傅雷家书  (4)保尔
9. 三个选项皆可以。示例:选C,我认为勇于反抗,敢于争取的人,他们的精神是自由的,就是自由的人。简·爱敢于反抗骄横残暴的表哥,冷酷无情的舅妈,我从她的反抗中,看见了她自由的意志和灵魂,她是自由的人。
10.D
11.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我”迫切想吃柿子的样子;运用拟人手法,将柿子未成熟写成对“我”冷脸相迎,写出了“我”的可爱。表现了“我”对儿时美好岁月的回忆。
12.由眼前的柿子美景联想到齐白石老先生的画,表明柿子在民间有着“事事如意”的美好寓意(2分);其画作有孩童般的天真意趣,为下文写“我”对儿时吃柿子等的回忆做铺垫;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后两点答出其中一点即给1分)
13.柿子熟了,让作者感受到了自然之景的美好;柿子熟了,让作者想起了齐白石老先生的画,想到人们对生活“事事如意”的美好企盼;柿子熟了,让作者想起与母亲相处的美好时光,温馨又温暖;柿子熟了,让作者想起吃柿子时的满足和惬意;柿子熟了,让作者想起父亲的提醒,泛起一丝遗憾。(写出一点得 2 分,写出三点得满分)
14.C
15. (1)否定年轻人,认为一代不如一代。 (2)年轻人与年长者的思维方式及看待彼此的思维方式都有各自的固执。(3)期待《后浪》这种真诚谈心能够增进两代人互相理解、互相欣赏。 (每空各1分)
16.能。图1显示在黑龙江首批援鄂医疗队中,80后医护人员占比较90后占比大(1分),图2显示90后和00后搜索“志愿者招募”所占的比重大于80后;可见,在不同岗位(领域)中不同年龄段的人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证明材料二中“一代人会以一代人的方式承担起属于他们的责任和使命”的观点。(意思相近即可)
17.(1)叩:询问。(2)毕:完全。(3)胜:优美的。(4)清:少,清净。
18.凡有疑义俱于经史中/默自剖析/无所罔殆
19. (1)批注一:“性既宁澹,好学之外,嗜欲益清,反觉口耳为烦面也。”李公起性格宁静淡泊,认为口耳是麻烦,他真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2)批注二:“载纸”仿佛让人看到李公起通过书信为他人答疑解惑的情景;“游处”,似乎能看到李公起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友好相处的场景。
20.文中李公起生下来就已聋,继而又而哑,但是却饱读诗书,知识渊博,爱种植花草树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并且淡泊名利。李公起是不寻常的人物,在生理缺陷下仍然能够有所成就。我们生活中海伦·凯勒、霍金、史铁生也是像他这样,有着坚强的毅力,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实现人生的价值。
21(1)询问归期,表达思念,回忆以往美好生活等方面的内容。(答出1点2分,2点3分)
21(2)都表达了诗人独处异乡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第一句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借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的黯淡模糊的青苔、红树表达情感。或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雨中”与“月中”不太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此刻,诗人目睹眼前景象,脑海中又出现了许多个孤独的夜晚独对青苔红树的场景,更添悲凉。第二句通过想象与妻子团聚时的情景表达情感。
 
三、写作(46分)
22.标题1分,修辞手法2分,内容2分,语言通顺1分,示例略。
23.分五等评分。
一类作文(35-40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类作文(29-34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作文(22-28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尚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类作文(16-21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类作文(15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