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天,365个字,读字感悟(第293天,“夫”字)
相关推荐
-
【来稿】“四书”是国学的基础——民权86岁退休教师冯韬
<大学>,<中庸>同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宋朝朱熹从<礼记>里移出来,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古今 ...
-
再读《论语》:雍也第六.30
雍也第六 三十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1),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2)!尧舜其犹病诸(3)!夫仁者(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 ...
-
《经典赏析》孔子论君子之独立人格——和而不同
孔子论君子之独立人格--和而不同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在春秋时代,"和"与"同"是一对哲 ...
-
明方圆之道,得自在人生
文/月月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萧然 "方"与"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图形,随处可见.但在中国古代,"方"与"圆&quo ...
-
夜读 | 人到中年,最高境界:1个字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作者:儒风君 主播:小王同学 编辑:刘璐(实习) 本文系转载,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product@china.org.cn 一个字:"放&quo ...
-
文穴科普|互联网上最火的275本书,看看你读过了哪些?(7714字/20分钟读完)
字数:7710字 阅读时间:20分钟 作者:Emily Temple 编译:Anna 校对:LIT.CAVE 作为一个在网络上以书为生的人,有时我会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比如「在网上讨论最多的书是什么? ...
-
敹——你不会写不会读,却说过无数回的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汉字,更是历经数千年演变,传承至今,古韵情长.有这么一类汉字,方言中常提及,书面中却几乎找不到它的存在,以至于你以为它只是方言,"敹"就是. 敹,读音为&q ...
-
孙博后绝不仅仅只有“刾”字读错!
孙博后绝不仅仅只有"刾"字读错! --再续<这位女书法博士后的眼力真是旷古未有!> [马啸] 阅读本文之前,还是先看看下面视频,还是这位孙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的教授在讲 ...
-
夜读 | 一撇一捺写人字,一生一世学做人
来源:一心问禅(ID:yxwc1927) 作者:师父曰 主播:强音 编辑:刘书言(实习) 本文系转载,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product@china.org.cn 01 一撇一捺写人字,一生一世学做人. ...
-
阅读与写作的学习要做到3个字——读、背、写
在儿童的各学科学习中,阅读见效最慢,写作见效最难,因为"见效"时间线太长,"见效"标准太模糊,如果家长自身没有长期丰富的阅读经验,没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有的时候真 ...
-
夜读 | 人到中年,最高境界:1个字!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作者:儒风君 主播:小王同学 编辑:刘璐(实习) 本文系转载,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product@china.org.cn 一个字:"放&quo ...
-
读《易经》, 四个字让你终身受益
人的一生都在争,争权夺利,争先恐后,争风吃醋,争奇斗艳,争强好胜......只有极少数人争赢过,大多数人也只是争得个面红耳赤,争得个头破血流,争得个身心疲惫.这都是虚荣心作祟,攀比心作怪,少了诸葛亮& ...
-
河北“最大”县级博物馆,暗藏康熙墨宝,两百字读懂清代官员守则
河北“最大”县级博物馆,暗藏康熙墨宝,两百字读懂清代官员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