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6

(0)

相关推荐

  • 癌症 别怕 有中医(三续)

    方证对应 中医治癌,辨证论治,以就诊病人为本,没有机械僵化的标准,原则是"方证对应","证"变则方变,"证"不变则方不变. "证& ...

  • 黄开泰:辨症求机各司其属

    ​辨症求机各司其属 四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 经文:故<大要>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1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1 --对辨证和辨症,病.症和证及证候标识的逻辑思考 前言 从历史角度看,"立足临床求病机,是中医认知疾病实质和发展的基线.从<内经>,到<伤寒杂病论&g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2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2 在以后的历史中,虽然历代都有不少医家运用辨症求机逻辑方法进行临床活动,发展了中医的病机理论,开拓了病机逻辑的临床视野,使"辨症求机"的基本技能不断发展,确立了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3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3 从古代的辨症状发展到今天的辨证,辨证成了概括中医临床知病全过程的专门术语,反映了中医从理论走向临床和从临床走向理论的医学特征,不仅体现了中医的基本观念,而且体现了中医病机逻辑思维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4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4 3 症状是现象,证是本质,证症不能混淆 从辨证整个过程来看,涉及的客体-疾病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丰富,是自然动态而具有时代特征和个体特征的异常生命过程,可以分化界定的对象尚未完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5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5 有人认为:"据<汉语大字典>记载,'证'乃'證'的简化字,用作名词有'证据'.'凭证'之义,可引申为'病况.症候.后多作症'.表明医学上'证'的本义是指患病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7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7 四诊合参的目的,在于防止就诊时症状群的观察失真和收集失偏.辨析症状则不同于四诊的收集症状和确认症状,辨的目的在于获取临床症状内涵的病机,不仅要明确具体症状的病机要素及其值的大小,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8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8 肌表的症状简称表症,内在脏腑的症状简称里症.表症"是机体在疾病状态下,经皮毛.肌腠.经络等外周组织所反映出来的异常感觉和客观表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表症泛指经皮毛.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9

    现代八纲等所例举的症状具有的病机要素值与病机十九条相类似,都是从理论上对具体症状进行单一病机要素意义的抽象,即将具有病位要素标识意义的症状归纳在表.里,将具有病性要素标识意义的症状归纳在寒热.虚实等, ...

  •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10

    走出中医临床的误区10 7 症状群与证候标识 症状是单一的,证候标识一般是多个具有一定病机意义值的症状构成,这多个症状不是人为的组合,而是以病机为内在根据的多个症状群和,是生命自控调节机制在疾病状态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