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山水画名家:赵道珍
赵道珍,男,汉族,1952年生,山东省临沂兰陵县人。作品以“江山气,民族魂”巨幅山水著称。世界华人艺术大展荣获第一名,当代著名山水画实力派领军人物。
现为:老年书画艺术杂志社编委顾问、文化部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博物管学会会员、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世界杰出的华人艺术家”、“世界名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山水画大家”等荣誉称号。入编《奥运2008特刊》书画专刊唯一荣获者。
艺术成就
一九九七年被山水画巨匠何海霞先生收为关门弟子,属张大千大师再传弟子。何老评价其作品:“深入大自然变化,由于自身与自然默化,笔下吞吐自如,是由于内在兴趣的来之,欲从古本中得知,大有希望,可喜。”画坛泰斗吴冠中评其作品——画境内函,体现自然万物精深博大之丈,艺术语言——克隆自然万物气韵生动之象。老艺术家泰岭云称之:“神逸之笔、笔墨生动、气象万千。”予以评价。
中央美院资深教授靳之林评其作品:“弘江山之气、画民族之魂,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美术评论大家孙克先生评其作品:“大山大水放眼其中、有一个很宏阔的场面,深、奇、幽、动静相参,元气淋漓、动感丰富,石壁嶙峋,居高临远,画山色苍茫、充满运动的山峰在无穷尽的宇宙宏荒中有永恒的生命力。”
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文化报》《北京日报》等几十种报刊杂志发表。并在中央电视台,教育电视台,香港电视台及多家电视媒体报道。是为国家为社会作出特殊贡献的艺术家。
赵道珍先生作品以国礼赠送多国领导人收藏,及美国国家博物馆,泰国,韩国,日本,意大利,朝鲜等多个国家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收藏。巨幅山水在人民大会堂,钓鱼臺国宾馆,国务院办公厅,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人民画报社,人民日报社,公安部,中央军委办公厅,越秀饭店,京西宾馆,长城外宾接待馆,北京卫戍区,以及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收藏。
2004年出访美国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和举办个人书画展一度轰动美国,为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一定的贡献。赵道珍先生用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是当今画坛中,属于著名实力派的画家之一。同时也证明自己是为国家做出贡献及成就的画家之一。
近几年来,赵道珍先生的作品及艺术成就被收录出版在《继往开来》《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盛世中国》《艺术中国》《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中国艺术现代精品集》(《21世纪中国现代艺术精品集》《海峡两岸书画名人》《东方之子》《世界书画家经典》《北京国际艺术精品》《北京首都艺术博览》《艺术中国》《国际书画名家》《中国当代文艺界名人大典》《跨世纪暨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山水画大展》《21世纪名牌名品》《世界名人录》《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30余部名家辞海专著。

《江山之魂》1100×300cm 被人民大会堂收藏
四川汶川地震震惊全国,这场8.0级的地震给灾区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灾害突如其来,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中国人民在经历了今年初冰雪灾害之后,面临再次严峻的考验!党中央发出号召:支援灾区、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了帮助我们的同胞战胜灾害,为了帮助那些教室倒塌、无处上学的孩子们,无人照顾的老人们,让我们携手同心,与灾区的同胞共渡难关,只要我们一直有爱,一直乐观,一直永不停息的奉献,相信灾区的同胞们一定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2008年6月2日下午三点,画家赵道珍前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献《满霞神州耀苍穹》《幽壁秋月韵山松》价值200万元的巨幅山水精品,历时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会把这两幅巨作画进行专场拍卖,并将拍卖所得款项全部捐给灾区人民,希望我们所有的人积极行动起来,凝聚每一份力量,全力支援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家园的梦。

可贵的山魂
——观赵道珍的山水画
孙克
记得80年代中期“新潮”横卷,“西化”喧嚣日上的时候,我曾把中国画的传统比作参天大树,其根深,其干伟,其枝繁,其叶茂。几千年历史风雨从未动摇其根本,其生命力之旺盛是有些人不曾想象过的。中华民族的文化所以绵延无尽,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本身具有的包容性在世界各民族中应属最宽广的。汲取别人的优点化为自家的营养,自汉唐以来我们便是这样对待外来文化的,中国的山水画独立成科已有千余年历史,在上个世纪初遇到新的挑战。这挑战首先来自外部;西方文化的强劲冲击,其次是中国画自清明以来因循保守,陈陈相困造成的落后与衰败,在西方文化的挑战前更为突出。中国画—尤其是山水画,在这个挑战面前并未后退乃至消失,相反在这近百年过程中经历过许多曲折,经过几代仁人志士的努力,中国画艺术已经站立在历史的新高度上,它的生机勃勃的状态,它所拥有的空前庞大的画家队伍,尤其是数以亿计的人民的爱好和欣赏,终于迎来它的真正辉煌。

在这百年过程中,奇妙的是一方面许多人尝试各种方法吸取西画的各种“优点”,包括从审美观、观察认识方法、表现方法(技法)乃至工具材料等方面。但另一方面,到最后中国画家们发现他们往往又回到他们的最初出发的那块地方,明白的说,他们发现还是要到黄宾虹、齐白石乃至古人那里去寻求启发和灵感—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毕业于现代美术院校,深谙西化种种形式技法。当然,当代中国画—山水画依然具有传统的风格、技法,但时代毕竟改变了,它的内涵以至形式和上世纪初还是有极深刻的不同,正应了石涛所讲“笔墨当随时代”,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这就是说,山水画在上世纪初基本上在“四王”—主要是王石谷和王原祁的风格笼罩下,以及个别人“顶风”学北宋学石涛学新安学金陵余派,也大多在古人碗里讨生活,象民初有位大文人林琴南,从柯罗版印的王石谷画册中竟临摹出很能卖钱的林纾山水画来,可见该时山水画危机很深了。

如果把该时的山水画比做干旱时期的长江大河的话,那么今天的中国画就真的像万流汇集的江海,烟波浩渺,奔腾流淌,不可同日而语了,这就是民族艺术的生命力了,而生命力就在日益壮大的有才华的画家队伍中。
由于工作的特点,十余年来接触到许多地方的青年画家,有些人在基层文化单位工作,有些是业余画家,有的是各地画院的青年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年轻富于朝气,善于吸纳进步很快,贴近生活画风朴实,他们很有希望。

日前见到山东画家赵道珍的山水画,接触不多,感到颇有新意,愿意在次多赘几句。
赵道珍的家乡是苍山县,距沂蒙山很近,可以说,沂蒙山在赵道珍的生活始终占了重要的位置,作为一个痴情的画家,多年来生活在沂蒙山的山山水水里,如今他的确同时生活在自己创造的山水画里。他曾讲道,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当人们去弄潮去圆发财梦,而他则一心去画画,他不顾别人的议论乃至家人的反对,全身心地投入,去圆他的画家梦。这是我赞成他的第一点,没有这种痴迷,没有这种义无返顾的投入,艺术是搞不好的。正如悲鸿先生形容自己的一句话:“一意孤行”,他所指的是对艺术信念的坚定执着,终生不渝。也正是有了这种痴情的投入,他才能超越世人物欲的追求,其人格,艺格方面方有脱俗的可能。

在并不优越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自学的悟性与勤奋,克服资讯及材料的不足,赵道珍在山水画上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就,他的画不俗,这是值得称道的第二条。我此处所称之俗,非文人墨客之“雅俗”。试观当今画界仍有一些画沿用陈旧老套,无论黄山泰山,笔下同样的皴法染法,难以交代处就以云气一虚了之,初看笔墨纷披,实则千篇一律,还有什么“竹王”“梅王”“牡丹王”,全是沽名钓誉“炒作”的结果,脱离生活,排除体验,滥用陈套,了无生气,这是仍然存在于中国画的消极现象,这部分虽是很小的局部,却是在前卫理论家眼中被放大了的问题。观赵道珍的画欣喜他没有染上这些毛病,我想这来自于他在沂蒙山深处的体验,他眼中的日月山川充溢着旺盛的生机,他有一件题为《甜甜的山泉》,构图饱满,元气淋漓,吞吐大荒,画面景物充实而不迫塞,云气飘荡动感丰富,他的素材无疑是来自亲历的大自然,决非关在房间里靠搬动山头所能想象出来。这样的作品不少,又如《幽谷春晓》,也是气势浑厚,充满光感的作品,画家居高临远,画山色苍茫,石壁嶙峋,笔墨纷披相当生动,很具概括力。

赵道珍寄来一件大作的照片,题目是《山魂》,显然是他扛鼎之作,画面上群山耸立,瀑泉流泻,构成一副动静相参气势宏大的画面,在这件近于全景式作品中,作者要表现的不仅是他积蓄在胸中的山川的郁宏大气和完整的形貌。从题名《山魂》可知作者赋予了这些充满运动的山峰在无穷尽的宇宙洪荒中是有永恒生命力的,是山魂更是人魂。当然,是画家在自己的艺术中使这宏伟的生命活跃了起来。

原谅我未能深入全面的了解画家的生活与思想发展过程,甚至于对他的画也缺少仔细的研读。我感到画家的绘画才能和他努力探索的精神,都是难能可贵的。在他的画里无论是秋光的灿烂,还是冬日的雪景的晶莹,无论是宏篇巨幅,还是信笔小品,都是很有想法,很有追求的。在运用传统皴染勾勒之外,还注意到光暗的变化与色调冷暖的使用,显然他脑海中自我禁锢的框框不多,这是十分可贵的,作为一个自学为主的画家,这种博采广收的做法,也正是一个优势。这正是我称道他的第三条。
总之,衷心希望画家今后更好的学习,提高全面的文化素养,深研传统画论画法,艺术上追求更高的境界。李可染先生自称“白发学童”,齐白石有印“一息尚存书要读”,前辈们毕生向学的精神,愿与共勉。
1997年香港回归前一月于北京

美术前景——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与创新
山水画创作感言——赵道珍
走出框架模式束缚的围栏、沿着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步伐前行。刻画出具有时代精神面貌的山水画作品。
继承传统之精华。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客观的去挖掘、探索和发现。用主观的创作热情和创作的艺术手段、去粗求精加工提炼,表达出让社会大众人民所接受、喜爱、具有民族精神的真、善、美山水画作品。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这是艺术创作的使命,前进与发展、要有艺术的代表性、民族性、只有艺术的感染力才有艺术的生命力。只有艺术根植入人民大众之中从包罗万象的宇宙自然中、才能绘画出万紫千红具有新时代的画卷。形象美是创作精神的灵魂,艺术价值是创作艺术手段的升华。
高瞻远瞩,洞察万象。弘江山之气、画民族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