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第卅八 显王十八年(魏纪梁惠王十九年)全文翻译解释
相关推荐
-
《古本竹书纪年》选文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汲郡(今河南汲县)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或曰魏安釐王)的墓葬发现,亦称<汲冢纪 ...
-
魏国迁都大梁年代之争
战国前期,魏国原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禹王城).魏惠王在位期间(前369-前319),迁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西北).关于魏国迁都的具体年份,因不同史籍记载各异,历来争议不断,迄今未有定论. 魏惠王六年 ...
-
战国纪(冬)二十五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 廉颇围燕.以乐乘为武襄君.[史记.赵世家].[史记.乐毅列传] 廉颇逐之五百馀里,围其国.燕人请和,赵人不许,必令将渠处和.燕相将渠以处和.赵听将渠,解燕围.[史记.燕 ...
-
战国纪(冬)二十
周赧王五十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56年] 秦王使张唐为大将,伐韩,欲先取阳城,以通三川之路.[东周列国志.101] 五十一年,攻阳城.[秦简编年记] 秦将军摎攻韩,取阳城.负黍 ...
-
95.第卅六 显王十三年(魏纪梁惠王十四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十一年,鄭釐侯使許息來致地:平丘.戶牖.首垣諸邑及鄭馳道.我取枳道,與鄭鹿.王及鄭釐侯盟于巫沙,以釋宅陽之圍,歸釐于鄭. 十二年,魯恭侯.宋桓侯.衞 ...
-
94.第卅五 显王十年(魏纪梁惠王十一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八年,入河水于圃田,又為大溝而引圃水.瑕陽人自秦導岷山青衣水來歸. 九年,秦師伐鄭,次于懷,城殷. 十年,楚師出河水以水長垣之外.龍賈帥師築長城于西 ...
-
96.第卅七 显王十五年(魏纪梁惠王十六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十四年,秦公孫壯伐鄭,圍焦城,不克.秦公孫壯帥師城上枳.安陵.山民.邯鄲伐衞,取漆富丘,城之.齊師及燕戰于泃水,齊師遁. 十五年,齊田期伐我東鄙,戰 ...
-
98.第卅九 显王廿三年(魏纪梁惠王廿四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十九年,王如衞,命公子南為侯. 二十年. 二十一年,魏殷臣.趙公孫裒伐燕,還取夏屋,城曲逆. 二十二年壬寅,孫何侵楚,入三戶郛.楚伐徐州. 二十三年 ...
-
99.第四十 显王廿八年(魏纪梁惠王廿九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二十四年,魏敗韓馬陵. 二十五年. 二十六年,穰庛帥師及鄭孔夜戰于梁赫,鄭師敗逋.與齊田盼戰于馬陵. 二十七年五月,齊田盼及宋人伐我東鄙,圍平陽.九 ...
-
74.第十五 桓王(晋纪武公元年~十六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桓王西元前719-697年 名林. 元年壬戌十月,莊伯以曲沃叛,伐翼,公子萬救翼,荀叔軫追之,至于家谷.翼侯焚曲沃之禾而還,翼侯伐曲沃,大捷,武公請成于翼,至相而還. 二年,王使虢公伐 ...
-
92.第卅三 显王四年(魏纪梁惠王五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元年癸丑,鄭城邢丘.自此韓改稱曰鄭.秦子向命為藍君. 二年,河水赤于龍門三日. 三年,公子景賈帥師伐鄭,韓明戰于韓,我師敗逋. 四年夏四月甲寅,徙邦 ...
-
93.第卅四 显王七年(魏纪梁惠王八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顯王西元前368-321年 名扁. 五年,雨碧于郢.地忽長十丈有餘,高尺半. 六年,我師伐邯鄲,取列人:我師伐邯鄲,取肥.雨黍于齊. 七年,我與邯鄲榆次.陽邑.王會鄭釐侯于巫沙. 古本 ...
-
76.第十七 釐王(晋纪武公卅九年)全文翻译解释
今本竹书纪年 ◎釐王西元前682-677年 名胡齊. 元年庚子春,齊桓公會諸侯于北杏,以平宋亂. 三年,曲沃武公滅晉侯緡,以寶獻王,王命武公以一軍為晉侯. 四年,晉武公三十八年.晉猶不與齊桓公之盟. ...